[實用新型]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0457.6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71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郭銓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銓榮 |
| 主分類號: | F24H1/20 | 分類號: | F24H1/20;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創業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 地址: | 528303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膽 下膽 發熱管 加熱控制裝置 儲水式電熱水器 溫度傳感器 自動恒溫 內膽 速熱 加熱 本實用新型 熱水利用率 生產成本低 市場競爭力 高效節能 加熱時長 交替加熱 用水用電 熱水量 檔位 | ||
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內膽,內膽包括上膽和下膽,所述的上膽及下膽內分別設有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分別與加熱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的上膽和下膽內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加熱控制裝置根據上膽或下膽的溫度傳感器溫度不同,加熱控制裝置控制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進行交替加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加熱速度快,加熱時間短,熱水利用率高,同樣的功率和容量的情況下,熱水量可以提高50%。3)兩檔位的選擇功率工作,適應不同的用水用電要求,高效節能,節省加熱時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熱水器,具體是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
背景技術
電熱水器是指以電作為能源加熱的熱水器,與燃氣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相并列的三大熱水器之一。電熱水器按加熱功率大小可分為儲水式、即熱式、速熱式三種。現有技術的儲水式大功率的電熱水器,一般在其內膽上安裝有一條大功率的發熱管或上、下膽分別安裝一條小功率的發熱管,加熱時兩條發熱管同時加熱。此結構簡單、操作簡易、制作成本低、體積較少、壽命較長、高效節能、安全、環保等優點受到普遍消費者喜歡。
但是電熱水器加熱時間長,用戶等待時間長,加熱效率低,熱水利用率也低,不適合用于現在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更與現在的節能要求不相符。為了解決以上弊端,急需提出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加熱速度快,加熱時間短,熱效率高,高效節能的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內膽,內膽包括上膽和下膽,所述的上膽及下膽內分別設有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分別與加熱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的上膽和下膽內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加熱控制裝置根據上膽或下膽的溫度傳感器溫度不同,加熱控制裝置控制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進行交替加熱。
所述的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呈“Z”字型分布,固定在內膽側壁的端蓋上。
所述的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單獨工作。
所述的加熱控制裝置還電聯有選擇開關,控制上膽發熱管和下膽發熱管同時工作或是交替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提高市場競爭力。2)加熱速度快,加熱時間短,熱水利用率高,同樣的功率和容量的情況下,熱水量可以提高50%。3)兩檔位的選擇功率工作,適應不同的用水用電要求,高效節能,節省加熱時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裝效果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圖1的A處放大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內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具體進一步的說明。一種速熱自動恒溫的儲水式電熱水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內膽2,內膽2包括上膽21和下膽22,所述的上膽21及下膽22內分別設有上膽發熱管3和下膽發熱管4,上膽發熱管3和下膽發熱管4分別與加熱控制裝置連接,所述的上膽21和下膽22內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加熱控制裝置根據上膽21或下膽22的溫度傳感器1溫度不同,加熱控制裝置控制上膽發熱管3和下膽發熱管4進行交替加熱。
所述的上膽發熱管3和下膽發熱管4呈“Z”字型分布,固定在內膽2側壁的端蓋上。
所述的上膽發熱管3和下膽發熱管4單獨工作。
所述的加熱控制裝置還電聯有選擇開關,控制上膽發熱管3和下膽發熱管4同時工作或是交替工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銓榮,未經郭銓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04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