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以及軌道車輛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600330.4 | 申請日: | 2018-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411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7 |
| 發明(設計)人: | 侯傳倫;戚援;王慎;寧燁;蔣濤;黃振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B17/00 | 分類號: | B60B17/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楊美靈 |
| 地址: | 21301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車輛 彈性車輪 輪心 壓環 本實用新型 上水平段 下水平段 垂直段 輪箍 減振元件 外沿 環形內腔 減振降噪 使用壽命 豁口處 可拆卸 垂直 包圍 容納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以及軌道車輛,屬于軌道車輛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輪箍、輪心、壓環和減振元件,所述壓環可拆卸地固定安裝在所述輪心的豁口處,從而所述壓環、所述輪心的徑向外沿部和所述輪箍之間包圍形成用于容納所述減振元件的環形內腔,所述輪心的徑向外沿部和所述壓環分別相對所述輪箍形成有第一間隙;所述第一間隙具有上水平段、垂直段和下水平段,其中所述垂直段垂直于所述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并且所述上水平段和所述下水平段通過所述垂直段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彈性車輪使用壽命長、安全性好、減振降噪性能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軌道車輛技術領域,涉及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迷宮式間隙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以及裝有該彈性車輪的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具有經濟、環保、便捷等優點的城市軌道交通成為解決城市交通問題的重要選擇。由于傳統地鐵等軌道車輛大多采用剛性車輪,隨著車輛運行速度變快以及軸重增加,車輛運行過程中的噪音和振動越來越嚴重,對城市環境和沿線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也降低了乘客的乘坐舒適性。
彈性車輪是在車輪的輪箍與輪心之間嵌裝減振橡膠等彈性減振材料作為減振元件,依靠減振元件的減振阻尼作用,能夠有效降低輪軌噪聲、緩和輪軌之間的沖擊和振動。減振元件的兩側一般地預留有間隙以在減振過程中允許輪箍相對輪心發生彈性變形。
在減振元件被壓縮變形并發揮減振阻尼作用的過程中,輪箍和減振元件不但僅發生在徑向變形,而且在由于行駛工況的復雜性(例如轉彎過程中),它們發生軸向形變。目前例如“一”字形或斜線形的間隙設計,容易導致輪箍在軸向或徑向的某一方向上被輪心等止擋,從而容易被磨損,并且限制減振元件的減振降噪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具有迷宮式間隙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
按照本公開的一方面,提供一種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包括輪箍、輪心、壓環和減振元件,所述壓環可拆卸地固定安裝在所述輪心的豁口處,從而所述壓環、所述輪心的徑向外沿部和所述輪箍之間包圍形成用于容納所述減振元件的環形內腔,所述輪心的徑向外沿部和所述壓環分別相對所述輪箍形成有第一間隙;其中,所述第一間隙具有上水平段、垂直段和下水平段,其中所述垂直段垂直于所述上水平段和下水平段,并且所述上水平段和所述下水平段通過所述垂直段相連通。
根據本公開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上水平段的出口止于所述彈性車輪的軸向側端面,所述下水平段的出口與所述環形內腔相通。
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或以上任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上水平段、所述下水平段和所述垂直段的間距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8mm。
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或以上任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輪心上設置有用于容納并安裝輪裝制動盤的在軸向方向上相對所述輪箍的側面內凹的環形槽。
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或以上任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環形槽的靠近所述減振元件的一側的槽壁上設置有臺階面,設置所述臺階面相對所述輪箍的側面下沉的深度以使所述輪裝制動盤與所述臺階面之間能夠形成用于散熱的第二間隙。
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或以上任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環形槽的靠近所述減振元件的一側的部分槽壁被構造為相對所述輪裝制動盤在徑向上存在豁讓空間。
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或以上任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環形內腔的表面和/或所述環形槽的至少部分槽壁涂覆有隔熱層。
根據本公開另一實施例或以上任一實施例的軌道車輛用彈性車輪,其中,所述環形內腔和減振元件的橫截面為V形截面,所述V形截面的夾角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或等于16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6003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