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植物研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95510.8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657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鵬燕;徐立安;榮浩;倪州獻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9/08 | 分類號: | B02C19/08;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曾章沐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研磨套 固定筒 研磨裝置 研磨棒 上端 收集管 上蓋 凸臺 底座 底座中間位置 本實用新型 環形過濾網 植物采集 地連接 開口端 可拆卸 下端口 種植物 把柄 插接 下端 貫穿 延伸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植物研磨裝置,植物采集的技術領域,該植物研磨裝置,包括:研磨套、研磨棒、固定筒和收集管;所述研磨套的下端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固定筒的一端,所述收集管的開口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所述固定筒內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間位置設置有凸臺,所述研磨套的下端口與所述凸臺插接,所述底座的邊沿設置有環形過濾網結構;所述研磨套的上端設有上蓋,所述研磨棒貫穿所述上蓋并延伸至研磨套底部,所述研磨棒上端設有把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采集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植物研磨裝置。
背景技術
植物樣品的采集和處理,是植物生理研究測定中重要的環節。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儀器測定上,而對于如何采集和處理卻不夠注意,結果導致了較大的誤差,甚至造成測定實驗的失敗。
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工作者,常常需要將大塊顆粒或片狀植物組織(根、莖、葉片等)研磨成粉末以便提取植物的核酸或蛋白質供實驗使用,通常情況下,使用的工具為研缽或普通研磨棒。
工作人員在野外進行采集時,需要將植物進行研磨,但是采用研缽或普通研磨棒的研磨方式,一方面,會使粉碎后植物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可能會加快部分樣品變質;另一方面,研磨后的植物轉移麻煩,容易導致研磨后的汁液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植物研磨裝置,以緩解了現有研磨裝置不方便轉移樣品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植物研磨裝置,包括:研磨套、研磨棒、固定筒和收集管;所述研磨套的下端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固定筒的一端,所述收集管的開口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
所述固定筒內部設有底座,所述底座中間位置設置有凸臺,所述研磨套的下端口與所述凸臺插接,所述底座的邊沿設置有環形過濾網結構;
所述研磨套的上端設有上蓋,所述研磨棒貫穿所述上蓋并延伸至研磨套底部,所述研磨棒上端設有把柄。
進一步的,所述研磨套的下端外壁上和所述固定筒的內壁上對應設置有螺紋結構,以使所述研磨套和所述固定筒螺紋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研磨套的外壁上對稱設置有兩個第一翼;所述固定筒的外壁上對稱設置有第二翼。
進一步的,所述凸臺的形狀為圓臺形,所述凸臺朝向所述研磨套的一面的面積小于所述凸臺朝向所述收集管的面積。
進一步的,所述過濾網結構包括連接部和過濾網,所述連接部一端連接研磨套內壁,另一端連接凸臺;所述連接部和過濾網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連接部和多個所述過濾網呈環形交替排布。
進一步的,所述收集管的開口端的外側壁上設置有向周向外側延伸的環形外沿,所述固定筒的開口端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朝向相對,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與所述環形外沿對應,以使所述收集管與所述固定筒滑動連接后,所述收集管的開口朝向所述過濾網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收集管的外壁上通過連接臂連接有密封塞。
進一步的,所述研磨套的長度與所述凸臺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研磨棒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的材質為橡膠。
進一步的,所述上蓋與所述研磨套為螺紋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帶來了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955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分級輪氣流粉碎機
- 下一篇:一種用于環形磁環的分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