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94024.4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220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向陽;王輝;滕莉;韓亮;何承志;程勇;王智輝;黃開禹;王華帥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向陽 |
| 主分類號: | A61B17/04 | 分類號: | A61B17/04;A61B17/0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婭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圓管 腹腔鏡手術 切口縫合器 自由端 活塞 針線 折回 縫針 拉線 本實用新型 封口 平行設置 半圓弧 持針器 可滑動 中空的 側壁 穿出 縫合 拉環 通孔 開口 垂直 | ||
一種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包括中空的多折回圓管,所述多折回圓管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圓管及第二圓管,第一圓管及第二圓管的端部與第三圓管連接,第三圓管垂直于第一圓管及第二圓管,所述第一圓管的自由端封口,所述第二圓管的自由端開口;在第一圓管內設有可滑動的活塞,活塞上連接有拉線,拉線從第二圓管的自由端穿出,并與拉環連接;所述第一圓管的側壁上開設有針線槽,所述第一圓管的頂部設有供針線通過的通孔,第一圓管內放置縫針。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可以克服現在持針器夾半圓弧的縫針的弊端,簡捷、方便縫合腹腔鏡手術切口,極大地縮短手術時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
背景技術
當前,以腹腔鏡技術為代表的微創手術在臨床各科室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惠及更多患者,減少了創傷,縮小手術疤痕,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住院費用。在腹腔鏡技術發展的同時,其切口縫合問題一直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目前仍然采用常規的持針器夾半圓弧的縫針縫合切口,因為腹腔鏡手術切口小,持針器夾半圓弧的縫針可能出現切口暴露困難,或縫穿腸管,或縫針斷裂,或縫合筋膜小,導致切口裂開或切口疝等一系列的問題,使得縫合腹腔鏡切口在腹腔鏡手術中占有不少時間,目前縫切口需要新型的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可以克服現在持針器夾半圓弧的縫針的弊端,簡捷、方便縫合腹腔鏡手術切口,極大地縮短手術時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包括中空的多折回圓管,所述多折回圓管包括平行設置的第一圓管及第二圓管,第一圓管及第二圓管的端部與第三圓管連接,第三圓管垂直于第一圓管及第二圓管,所述第一圓管的自由端封口,所述第二圓管的自由端開口;
在第一圓管內設有可滑動的活塞,活塞上連接有拉線,拉線從第二圓管的自由端穿出,并與拉環連接;
所述第一圓管的側壁上開設有針線槽,所述第一圓管的頂部設有供針線通過的通孔,第一圓管內放置縫針。
優選的,所述第一圓管的底部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連接于第一圓管的底部,另一端與活塞連接。
優選的,所述多折回圓管的轉角均為圓角,所述第一圓管的底部為圓弧狀結構。
優選的,所述第二圓管的外側設有手持部防滑涂層。
優選的,所述第一圓管的長度為5cm,所述第三圓管的長度為1cm。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改變了持針器夾持縫針的傳統縫合原理,更新思維,讓困難的腹腔鏡手術縫合簡單化。
2、本發明的腹腔鏡手術切口縫合器的縫針,其與縫線不是通過針孔連接,直接將縫線嵌入縫針尾端的凹槽內,可以避免年齡偏大的器械護士眼力差,適應老年化護士群體工作的新挑戰。
3、本發明全層縫合切口,避免出現切口疝,切口感染等問題。
4、本發明可以牽拉切口,同時縫合切口,使整個縫合過程簡單化,安全化。
5、本發明可以擴展到手術視野狹小的其它手術,比如在陰式手術的縫合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側縫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側縫合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向陽,未經王向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940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腹腔鏡手術術后縫合的深層縫合器
- 下一篇:一種縫針紗布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