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鑄軋送絲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93732.6 | 申請日: | 2018-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768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金保;王婷婷;許鵬;吳一菲;劉二強;常超;鞏毅;武東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原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47/08 | 分類號: | C22C47/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纖維 送絲機構 板帶 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 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 強度損傷 鑄軋 金屬基復合材料 本實用新型 熔融金屬液 吹氣機構 兩端開口 生產效率 制造成本 軋制 出絲口 短流程 鴨嘴形 制備 收縮 穿過 維修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基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鑄軋送絲機構,目的是解決現有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制備生產效率低、纖維強度損傷大、制造成本高等技術問題。包括:纖維送絲機構、吹氣機構。纖維送絲機構為兩端開口的管道,纖維在纖維送絲機構中穿過,纖維出絲口為收縮的鴨嘴形口,可以利用摩擦力為纖維提供張力,也可以避免熔融金屬液倒灌進纖維送絲機構;實現了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的短流程鑄軋制備,具有結構緊湊、工藝簡單、纖維強度損傷小、易于維修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金屬基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鑄軋送絲機構。
背景技術
金屬基復合材料自問世以來就以其優異的性能受到廣泛的關注,其中又以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最早, 力學性能最好。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是一種以連續纖維(如碳纖維、玻璃纖維等)作為增強相,輕金屬(如鋁、鎂、鈦等)為基體相制備而成的復合材料,它具有輕質,比強度、比模量高,耐磨性強,耐高溫性能好,導電、導熱性好,抗疲勞,抗老化等優良的綜合性能。
目前,經過近幾十年的努力和探索,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在基礎理論、制備工藝、性能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宇航、航空和兵器中得到較多應用,但在民用工業中的應用還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連續纖維在與熔融金屬液接觸過程中容易氧化致使增強纖維強度大幅度下降,因此成型過程必須抽真空或氣體保護,導致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制造成本過高,極大的限制了它的推廣和應用。為了推廣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應用,必須努力降低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鑄軋送絲機構,解決現有技術制備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工藝復雜、制造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鑄軋送絲機構,包括:纖維送絲機構、吹氣機構、澆注前箱、鑄軋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送絲機構為兩端開口的管道,纖維在纖維送絲機構中穿過,纖維出絲口為收縮的鴨嘴形口,可以利用摩擦力為纖維提供張力,也可以避免熔融金屬液倒灌進纖維送絲機構;所述纖維送絲機構的出絲口直接插入澆注前箱熔融的金屬液中,避免纖維從出絲口出來后與高溫空氣接觸氧化損傷;所述吹氣機構為一空心管道,一端插入纖維送絲機構,一端連接保護氣氣源;所述纖維送絲機構出絲口靠近鑄軋機輥縫,保證纖維與金屬液浸潤后快速進行鑄軋冷卻。
進一步,所述的纖維送絲機構,可以由陶瓷、石英或金屬制成。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具有纖維氣體保護和纖維張力功能的纖維送絲機構,實現了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的短流程鑄軋制備,具有結構緊湊、工藝簡單、纖維強度損傷小、易于維修的優點,解決了現有連續纖維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板帶制備工藝復雜、生產效率低、纖維強度損傷大、制造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體現本實用新型特征與優點的典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原科技大學,未經太原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937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