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抑塵裝置及干法除塵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70999.3 | 申請日: | 2018-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784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偉;黃俊杰;武建龍;陳輝;鄭朋超;陳建;孫健;梁海龍;馬澤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B7/22 | 分類號: | C21B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馬苗苗 |
| 地址: | 10004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霧化機構 抑塵裝置 下灰管 連通 灰倉 集灰 干法除塵系統 本實用新型 供水機構 進灰口 干法 布袋 干法除塵技術 粉塵污染 出灰口 灰管道 輸出端 輸入端 揚塵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抑塵裝置及干法除塵系統,屬于干法除塵技術領域。所述抑塵裝置包括:灰倉、若干干法布袋、下灰管、集灰罩及供水機構;灰倉的進灰口通過輸灰管道與若干干法布袋連通;下灰管的輸入端與灰倉的出灰口連通,下灰管內設置有第一霧化機構;集灰罩的進灰口與下灰管的輸出端連通,集灰罩內設置有第二霧化機構;供水機構分別與第一霧化機構及第二霧化機構連通。本實用新型抑塵裝置可以減少揚塵,減少了粉塵污染。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干法除塵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抑塵裝置及干法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高爐煉鐵煤氣除塵系統經歷了從濕法除塵到干法除塵的過程,基于干法除塵除塵效率高、能耗低、耗水量少及環保效果好的特點,現已被各大鋼鐵企業廣泛應用,其中尤以干法布袋除塵技術普遍。
生產實踐發現,干法布袋除塵系統同樣存在諸多問題。通常情況下,干法除塵系統卸灰由正壓氣力輸送至密閉儲灰罐車中。由于高爐頂溫高時打水量大,干法除塵系統的大灰倉容易板結,堵塞下灰管無法卸灰;而且隨著高爐入爐料有害元素增多,干法除塵灰中Zn等含量增加,粒度細小的 Zn等遇到空氣存在自燃的可能性,會對儲灰罐車造成損害。目前已有企業將干法除塵系統卸灰由先前的正壓氣力輸送至密閉儲灰罐車改為加濕混合開放式卸灰系統(卡車替代密閉儲灰罐車)。
但運行實踐表明,改進的加濕混合開放式卸灰方式,雖能一定程度減少粉塵污染,但卸灰現場仍存在大量揚塵現象,粉塵污染問題比較嚴重。為此,迫切需要發明一種用于減少干法除塵系統卸灰過程揚塵的裝置,減少并解決干法除塵系統卸灰過程中的粉塵污染問題高爐煉鐵煤氣除塵系統經歷了從濕法除塵到干法除塵的過程,基于干法除塵除塵效率高、能耗低、耗水量少及環保效果好的特點,現已被各大鋼鐵企業廣泛應用,其中尤以干法布袋除塵技術普遍。
生產實踐發現,干法布袋除塵系統同樣存在諸多問題。通常情況下,干法除塵系統卸灰由正壓氣力輸送至密閉儲灰罐車中。由于高爐頂溫高時打水量大,干法除塵系統的大灰倉容易板結,堵塞下灰管無法卸灰;而且隨著高爐入爐料有害元素增多,干法除塵灰中Zn等含量增加,粒度細小的 Zn等遇到空氣存在自燃的可能性,會對儲灰罐車造成損害。目前已有企業將干法除塵系統卸灰由先前的正壓氣力輸送至密閉儲灰罐車改為加濕混合開放式卸灰系統(卡車替代密閉儲灰罐車)。
但運行實踐表明,改進的加濕混合開放式卸灰方式,雖能一定程度減少粉塵污染,但卸灰現場仍存在大量揚塵現象,粉塵污染問題比較嚴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抑塵裝置及干法除塵系統,解決了或部分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干法除塵的卸灰現場仍存在大量揚塵現象,粉塵污染問題比較嚴重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抑塵裝置包括:灰倉、若干干法布袋、下灰管、集灰罩及供水機構;所述灰倉的進灰口通過輸灰管道與若干所述干法布袋連通;所述下灰管的輸入端與所述灰倉的出灰口連通,所述下灰管內設置有第一霧化機構;所述集灰罩的進灰口與所述下灰管的輸出端連通,所述集灰罩內設置有第二霧化機構;所述供水機構分別與所述第一霧化機構及第二霧化機構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霧化機構包括:第一輸水管道及若干第一霧化噴頭;所述第一輸水管道與所述供水機構連通;若干所述第一霧化噴頭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輸水管道連通,第二端穿過所述下灰管。
進一步地,若干所述第一霧化噴頭均勻間隔布置在所述第一輸水管道上。
進一步地,所述集灰罩的形狀為圓臺形。
進一步地,所述集灰罩的進灰口的直徑與所述下灰管的直徑相匹配。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霧化機構包括:輸水環管,與所述供水機構連通,所述輸水環管設置在所述集灰罩內;若干輸水支管,均與所述輸水環管連通,若干所述輸水支管布置在所述集灰罩內,若干所述輸水支管中的任意一個輸水支管上均設置有若干第二霧化噴頭,若干所述第二霧化噴頭與所述輸水支管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集團有限公司,未經首鋼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7099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風口小套的固定裝置
- 下一篇:一種煉鐵用高爐除塵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