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萬向型汽車傳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57115.0 | 申請日: | 2018-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820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3 |
| 發明(設計)人: | 賀興柱;張金玲;李婷婷;王金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5/04 | 分類號: | B62D5/04;B60K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萬慧達律師事務所 11111 | 代理人: | 顧友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長***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傳動 轉向盤 車輛底盤 后驅動輪 前驅動輪 控制器 汽車傳動系統 本實用新型 活動連接 前后驅動 萬向型 動力裝置 后端位置 前端位置 任意旋轉 車身 汽車 協同 行駛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萬向型汽車傳動系統,包括:兩個獨立的汽車傳動子系統,其中一個位于汽車底部的前端位置,與車輛的前驅動輪連接,另一個位于汽車底部的后端位置,與車輛的后驅動輪連接,且兩個汽車傳動子系統均與車輛底盤活動連接;控制器,控制器與兩個汽車傳動子系統均連接,用于控制汽車傳動子系統帶動前驅動輪和/或后驅動輪相對于車輛底盤旋轉;汽車傳動子系統包括轉向盤,轉向盤位于車輛底盤與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之間,且轉向盤與車輛底盤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轉向盤,使得前后驅動輪可以相對于車身360°任意旋轉,實現車輛任意方向行駛,通過將動力裝置集成在轉向盤上,使得前后驅動輪相互獨立,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協同工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傳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萬向型汽車傳動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道路擁堵的加劇以及停車空間的不足,越來越影響駕駛的樂趣。如果汽車能夠實現以任意角度的行駛,無疑能極大的改善上述情況。但目前汽車行駛方向的改變是通過轉向輪(前輪)的角度調整來實現的,市場上并沒有一種能夠萬向行駛的汽車或切實可行的技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萬向型汽車傳動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汽車不能實現萬向行駛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萬向型汽車傳動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兩個獨立的汽車傳動子系統,其中一個位于汽車底部的前端位置,與車輛的前驅動輪連接,另一個位于汽車底部的后端位置,與車輛的后驅動輪連接,且所述兩個汽車傳動子系統均與車輛底盤活動連接;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兩個汽車傳動子系統均連接,用于控制所述汽車傳動子系統帶動前驅動輪和/或后驅動輪相對于車輛底盤旋轉;
所述汽車傳動子系統包括轉向盤,所述轉向盤位于車輛底盤與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之間,且所述轉向盤與車輛底盤活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汽車傳動子系統還包括:
第一動力裝置,所述第一動力裝置與所述轉向盤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轉向盤相對于車輛底盤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汽車傳動子系統還包括:
第二動力裝置,所述第二動力裝置集成在所述轉向盤上,所述第二動力裝置用于驅動所述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動力裝置包括:
電動機、離合器、變速箱以及主減速器,所述離合器安裝在所述電動機與變速箱之間,所述電動機的輸出軸與所述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所述變速箱的輸出軸與所述主減速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汽車傳動子系統還包括:
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連接在所述第二動力裝置與所述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之間,且所述傳動裝置與所述轉向盤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汽車傳動子系統還包括:
第一傳動軸,所述第一傳動軸連接在所述第二動力裝置與傳動裝置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包括:
差速器,所述差速器與所述第一傳動軸相連接,用于調整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的左、右輪的轉速差,使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的左、右輪實現以不同轉速轉動。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
兩組第二傳動軸,所述兩組第二傳動軸分別連接在所述差速器與所述前驅動輪或后驅動輪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
兩組換向錐齒輪,所述兩組換向錐齒輪分別連接在所述差速器的兩端,且與所述第二傳動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傳動裝置還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未經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571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