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術室用病人側身固定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53657.0 | 申請日: | 2018-09-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483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維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毓璜頂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13/10 | 分類號: | A61G13/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方宇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51 | 代理人: | 史長敏 |
| 地址: | 264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身 夾板 底板 本實用新型 固定架 手術室 側板連接 成對使用 連接連桿 手術進程 一端連接 占用空間 側板 體位 平行 垂直 側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手術室用病人側身固定架,包括頂板、側板、底板、連桿和夾板;頂板一側通過側板連接與頂板相平行的底板,頂板另一側連接連桿一端,連桿另一端連接夾板的內側面,夾板與頂板相垂直;本實用新型能夠成對使用對側身的病人進行固定,使病人在手術時保持側身體位,節省人力;占用空間小,不會妨礙手術進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固定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手術室用病人側身固定架。
背景技術
病人在手術室進行手術時,有時需要保持側身體位,由于病人被全身麻醉不能自己支持,只能由醫護人員進行外力支撐使其病人保持側身體位,而手術有時長達數小時,非常不便;中國發明專利說明書(CN104921884A)公開了一種可協助術后病人側身變換體位的病床,包括床架、床頭板和床面,所述床面的中間部分沿床面的長度方向被分為三段:分別是活動床面、固定床面和活動床面;活動床面的下方固定翻轉機構,所述翻轉機構與放置在所述床頭板上的控制按鈕連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活動床面代替了醫護人員,比護理人員搬動病人身體的動作更加平穩輕便,大大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但是該翻轉機構只能起到幫助病人翻身的作用,并不能使病人長時間保持側身體位,因此還需要醫護人員在旁扶持病人軀體。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病人手術時病人不能長時間保持側身體位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手術室用病人側身固定架,能夠對側身的病人進行固定,有利于節省人力。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術室用病人側身固定架,包括頂板、側板、底板、連桿和夾板;頂板一側通過側板連接與頂板相平行的底板,頂板另一側連接連桿一端,連桿另一端連接夾板的內側面,夾板與頂板相垂直;該固定架成對使用,兩個固定架分別通過頂板和底板夾持固定在床板兩側,病人側身躺在床上,兩個夾板夾持在側身病人的身體前側和后側,若病人體型較大可設置四個或六個固定架,床板兩側各固定兩個或三個使用。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連桿是可伸縮桿,方便調節夾板的位置,使兩個固定架上的夾板能夠緊固夾持病人身軀,適合于不同身材的病人。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板的外側面設有彈性透氣墊,彈性透氣墊與病人身體實際接觸,提高舒適性。
作為本方案的進一步改進,頂板和底板之間設有與頂板相平行的壓板,壓板底端連接螺桿,螺桿底端穿過底板上的螺孔并連接手柄;當頂板和底板的間距大于床板導致無法夾持固定時,可以將頂板與床板頂面接觸,旋擰手柄使壓板頂在床板底部進行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手術室用病人側身固定架能夠成對使用對側身的病人進行固定,使病人在手術時保持側身體位,節省人力;占用空間小,不會妨礙手術進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成對使用時安裝在床板兩側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外側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頂面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示,1.頂板,2.側板,3.底板,4.連桿,5.夾板,6.彈性透氣墊,7.壓板,8.螺桿,9.手柄,10.床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毓璜頂醫院,未經煙臺毓璜頂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536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