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機型發電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49853.0 | 申請日: | 2018-09-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541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9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云達 |
| 主分類號: | F03D9/25 | 分類號: | F03D9/25;F03D1/02;F03D1/04;F03D15/00 |
| 代理公司: | 11300 北京瑞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昕<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國 |
| 地址: | 0652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裝置 風扇 本實用新型 轉換裝置 發電裝置 風機型 發電機組 扭力 動力傳導 動力轉化 旋轉扭力 傳導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機型發電機組,包括第一風扇、第二風扇、發電裝置和轉換裝置,所述第一風扇連接有第一旋轉裝置,所述第二風扇連接有第二旋轉裝置,所述發電裝置將所述第一旋轉裝置和所述第二旋轉裝置產生的動力轉化為電力,所述轉換裝置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裝置與所述第二旋轉裝置,將所述第一旋轉裝置產生的動力傳導至所述第二旋轉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機型發電機組,通過兩個風扇收集氣流的動力,從而能夠產生更多的旋轉扭力,并且,通過轉換裝置,將兩個風扇產生的扭力傳導至同一個旋轉裝置上,從而將兩個風扇產生的扭力均用于產生電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風機型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風力發電是通過氣流流動帶動風扇旋轉,由風扇旋轉帶動傳動軸,從而使軸發電機產生電力的過程。上述風力發電結構較為簡單,不能充分地利用氣流,效率不高。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風機型發電機組,能夠充分利用氣流的動力,提高發電效率,尤其適用于各種交通工具。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風機型發電機組,包括第一風扇、第二風扇、發電裝置和轉換裝置,所述第一風扇連接有第一旋轉裝置,所述第二風扇連接有第二旋轉裝置,所述發電裝置將所述第一旋轉裝置和所述第二旋轉裝置產生的動力轉化為電力,所述轉換裝置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裝置與所述第二旋轉裝置,將所述第一旋轉裝置產生的動力傳導至所述第二旋轉裝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風扇與所述第二風扇具有相反的旋轉方向。
優選地,所述第一旋轉裝置包括軸套,所述第二旋轉裝置包括穿過所述軸套的轉軸。
優選地,所述轉換裝置通過齒輪傳動的方式將所述第一旋轉裝置產生的動力傳導至所述第二旋轉裝置。
優選地,所述轉換裝置包括套設在所述第一旋轉裝置上的第一主動齒輪、套設在所述第二旋轉裝置上的第二主動齒輪及連接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和所述第二主動齒輪的傳動機構。
優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所述第二傳動軸上設有被動齒輪和傳遞齒輪,所述第一傳動軸上設有借輪,所述被動齒輪與所述第一主動齒輪嚙合,所述傳遞齒輪與所述借輪嚙合,所述借輪與所述第二主動齒輪嚙合。
優選地,所述發電裝置與所述第一傳動軸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擾流罩,所述發電裝置和轉換裝置設置于所述擾流罩內,所述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設置于所述擾流罩外,所述擾流罩與所述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相比更靠近氣流來流的一側。
優選地,還包括風筒,設置于所述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的外側,所述擾流罩設置于所述風筒內部,所述擾流罩具有沿氣流方向逐漸變寬的結構。
優選地,還包括風筒,設置于所述第一風扇和第二風扇的外側,所述擾流罩設置于所述風筒外部,所述擾流罩具有向所述風筒方向收窄的結構。
優選地,所述第一風扇和/或所述第二風扇為多級風扇。
優選地,所述第一風扇和/或所述第二風扇包括扇葉基板,所述扇葉基板上設有葉片,所述第一風扇的扇葉與所述第二風扇的扇葉的偏斜方向不同。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風機型發電機組,通過兩個風扇收集氣流的動力,從而能夠產生更多的旋轉扭力,并且,通過轉換裝置,將兩個風扇產生的扭力傳導至同一個旋轉裝置上,從而將兩個風扇產生的扭力均用于產生電力。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云達,未經王云達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498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風機發電效率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風力發電樹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