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44491.6 | 申請日: | 2018-09-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15050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友;陳敏;方磊;陸美金;鄒建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新海宜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88 | 分類號: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11350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 光束掃描裝置 光束發射裝置 光斑 跑道 嚙合連接 固定座 直線狀 異物 懸桿 轉軸 損傷 本實用新型 可視化探測 攝像頭 電機連接 誤判率 支撐柱 投射 推斷 電機 | ||
1.一種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包括光束掃描裝置(3)、攝像頭(4)、光束發射裝置(36)、第一齒輪(31)和第一電機(34),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掃描裝置(3)左側與懸桿(2)固定連接,懸桿(2)底部左側設置有支撐柱(1)且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柱(1)設置在跑道(5)的前側,跑道(5)后側設置有第二支撐柱,第二支撐柱頂部設置有攝像頭(4);
所述光束掃描裝置(3)內部底部設置有第三齒輪(33),第三齒輪(33)左側設置有第四齒輪(35)且嚙合連接,第四齒輪(35)上方與第一電機(34)連接,所述第三齒輪(33)內側設置有第一齒輪(31),第一齒輪(31)左上方設置有第二齒輪(32)且嚙合連接,第二齒輪(32)前側與第二電機連接,所述光束發射裝置(36)設置在第二齒輪(32)內側且固定連接,光束發射裝置(36)前后兩側均設置有轉軸(38)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齒輪(32)內部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固定座(37),轉軸(38)插設在固定座(37)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發射裝置(36)包括機箱(361)、光源(364)、遮光板(363)和聚光片(362),所述機箱(361)內部右側均設置有光源(364),光源(364)左側前后兩側均設置有遮光板(363),聚光片(362)設置在機箱(361)左壁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361)內部右側上下兩端均設置有導軌(368),導軌(368)內部前后兩側均設置有推板(367),所述機箱(361)內部前后兩側均設置有反光鏡(365)且轉動連接,反光鏡(365)右側與推板(367)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軌(368)中部設置有第一氣缸(371),第一氣缸(371)內部前后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活塞(370),第一活塞(370)與推板(367)之間設置有推桿(369)且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氣缸(371)右側設置有第二氣缸(372),第二氣缸(372)內部設置有活塞(374),活塞(374)右側與直線電機(373)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38)與固定座(37)連接處設置有軸承(39),第三齒輪(33)底部設置有平面軸承。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頭(4)內設置有濾光片。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跑道異物及道面損傷可視化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片(362)呈橢圓柱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新海宜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新海宜電子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4449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砂輪檢測機構
- 下一篇:一種針織衫成衣目視檢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