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以壁掛爐為熱源的散熱器采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26401.0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472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飛;汪為彪;李濤;艾穗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家樂熱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5/00 | 分類號: | F24D15/00;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佛山東平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龍孟華 |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長沙***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供暖出水管 壁掛爐 供暖回水管 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 散熱器采暖 熱源 供暖 等待時間短 控制閥 通斷 美觀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以壁掛爐為熱源的散熱器采暖系統,包括:壁掛爐,設置在所述壁掛爐內的供暖出水管、供暖回水管,以及連接在所述供暖出水管和所述供暖回水管之間的若干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出水管為兩個,所述供暖回水管為一個;兩個所述供暖出水管分別通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與不同區域的所述散熱器連接,各所述區域的所述散熱器都通過第三管路與所述供暖回水管連接;在所述壁掛爐內設有控制各所述供暖出水管通斷的控制閥。本實用新型具有快速供暖、供暖等待時間短的特點,且安裝簡單,美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供暖系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以壁掛爐為熱源的散熱器采暖系統。
背景技術
以壁掛爐為熱源的散熱器采暖系統主要有異程并聯式、章魚式兩種安裝方法,其中以異程并聯式居多。如圖1所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用戶常用的客餐廳散熱器、臥室散熱器都是打開的;從冷態加熱整個采暖系統,大約需要20-30分鐘的加熱時間;對一般用戶而言,剛回到家中這段時間大部分在客餐廳這些特定的區域活動,這時用戶采暖需求就是該區域快速的升溫供暖,從節能角度在夜間休息時候客餐廳不需要采暖;如果需要實現該功能,需要人為的調節散熱器的閥門,操作復雜。
為了解決該問題,壁掛爐行業推出了分室分溫控制系統。但是該系統造價高,安裝復雜,操作也相對繁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過壁掛爐內部結構即可實現分區采暖的散熱器采暖系統。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以壁掛爐為熱源的散熱器采暖系統,包括:壁掛爐,設置在所述壁掛爐內的供暖出水管、供暖回水管,以及連接在所述供暖出水管和所述供暖回水管之間的若干散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暖出水管為兩個,所述供暖回水管為一個;兩個所述供暖出水管分別通過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與不同區域的所述散熱器連接,各所述區域的所述散熱器都通過第三管路與所述供暖回水管連接;在所述壁掛爐內設有控制各所述供暖出水管通斷的控制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控制閥為能控制兩個所述供暖出水管中至少一個開啟的三通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控制閥為兩個截止閥,分別設置在每一個所述供暖出水管上用來控制相應供暖出水管的通斷。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第一管路連接到臥室的散熱器上,所述第二管路連接到客廳和餐廳的散熱器上。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第一管路與所述第三管路之間連接的各所述散熱器為并聯結構。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第二管路與所述第三管路之間連接的各所述散熱器為并聯結構。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在所述壁掛爐上連接有洗浴管路,在所述洗浴管路與所述供暖出水管或所述供暖回水管之間連接有補水管,在所述補水管上設有補水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說明,所述洗浴管路、所述供暖出水管和所述供暖回水管都連接在所述壁掛爐的主換熱器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壁掛爐含有兩個供暖出水管,一個共用的供暖回水管,兩個供暖出水管可實現單開,也可以實現雙開,通過壁掛爐內部結構實現分區采暖,安裝簡單,美觀。
二、實際使用時,兩個供暖出水管其中一路到達客廳、餐廳;另外一路去往臥室;或者根據用戶的實際生活情況進行布管鋪設采暖設備。當進行采暖時,可控制壁掛爐對當前活動頻繁的區域進行供暖,使得該處迅速升溫采暖,實現快速供暖,供暖等待時間短;該處溫度上升之后,可控制壁掛爐自動切換至全屋供暖;晚上休息時可以設定壁掛爐對于特定區域自動停止供暖(如:客餐廳供暖區域),達到節能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家樂熱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萬家樂熱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264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