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520706.0 | 申請日: | 2018-09-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8947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旭;王商商;楊志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04 | 分類號: | B60K1/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wèi)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張彩琴;李曉娟 |
| 地址: | 044000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電池箱 支架 輕量化 雙層結構 后側板 前側板 上托架 本實用新型 后側面 前側面 上表面 下托架 容納 安裝狀態(tài) 對稱結構 強度要求 新能源車 支架結構 下表面 承重 整車 切除 保證 支撐 優(yōu)化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箱支撐領域,具體是一種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包括呈對稱結構的左側動力電池箱支架和右側動力電池箱支架,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中部和底部之間分別固定有上托架和下托架,所述下托架上表面、上托架下表面、前側板后側面和后側板前側面之間形成的空間能夠容納一個動力電池箱,所述上托架上表面、前側板后側面和后側板前側面之間形成空間能夠容納一個動力電池箱。本實用新型所述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經(jīng)過CAE分析,最終決定在保證原有安裝狀態(tài)和承重強度的情況下對動力電池箱支架結構進行優(yōu)化,在保證支架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切除部分材料,使得支架重量大大降低,滿足了整車輕量化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車動力電池箱支撐領域,具體是一種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物流產業(yè)與上世紀相比有了質的飛躍。為了增加市場競爭力,各汽車生產廠家都在積極從生產、銷售、售后等多方面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優(yōu)化。
為了使新能源車能夠進一步降重,現(xiàn)對目前狀態(tài)的動力電池箱支架進行優(yōu)化設計,在不改變安裝方式和支架強度的基礎上對其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達到輕量化目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使得動力電池箱支架結構進一步達到輕量化的目的,提供了一種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包括呈對稱結構的左側動力電池箱支架和右側動力電池箱支架,
所述左側動力電池箱支架包括呈對稱結構的前側板和后側板,所述前側板和后側板的中部和底部之間分別固定有上托架和下托架,所述下托架上表面、上托架下表面、前側板后側面和后側板前側面之間形成的空間能夠容納一個動力電池箱,所述上托架上表面、前側板后側面和后側板前側面之間形成空間能夠容納一個動力電池箱,位于上托架和下托架之間的前側板和后側板上沿左右方向分別開有兩個減重孔,位于上托架上方的前側板和后側板上沿左右方向分別開有兩個減重孔,位于上托架上方的前側板和后側板的外側角部分別開有一個減重缺口,所述上托架和下托架的內側與外側分別開有與動力電池箱緊固連接的安裝孔;
所述左側動力電池箱支架和右側動力電池箱支架的前側板下部之間通過前連接桿相連接,所述左側動力電池箱支架和右側動力電池箱支架的后側板底部之間通過后連接桿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側板的右側向后彎折形成彎折面,前側板的前側面上方設有呈L型的前安裝板,前安裝板的一邊焊接于前側板的前側面上,前安裝板的另外一邊的外側面與前側板的彎折面共同形成與車架腹板螺栓連接的安裝面;同理,所述后側板的右側向前彎折形成彎折面,后側板的后側面上方設有呈L型的后安裝板,后安裝板的一邊焊接于后側板的后側面上,后安裝板的另外一邊的外側面與后側板的彎折面共同形成與車架腹板螺栓連接的安裝面。
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前側板的下部向后彎折形成下托架的前下支撐板,所述后側板的下部向前彎折形成下托架的后下支撐板,下托架的兩端分別與前下支撐板和后下支撐板螺栓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位于上托架下方的前側板的后側面和后側板的前側面上分別設有呈L型的前上支撐板和后上支撐板,前上支撐板和后上支撐板的一邊分別焊接于前側板的后側面和后側板的前側面上,上托架的兩端分別與前上支撐板和后上支撐板的另外一邊螺栓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輕量化雙層結構動力電池箱支架,經(jīng)過CAE分析,最終決定在保證原有安裝狀態(tài)和承重強度的情況下對動力電池箱支架結構進行優(yōu)化,在保證支架強度要求的前提下,切除部分材料,使得支架重量大大降低,滿足了整車輕量化的要求。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大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207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