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飲水機及其加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20588.3 | 申請日: | 2018-09-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362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忱;陳良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立升凈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1/54 | 分類號: | A47J31/54;A47J31/46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凱 |
| 地址: | 21513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預熱模塊 飲水機 加熱模組 單刀雙擲開關 電性串聯 即熱 電源模塊 加熱裝置 開關模塊 動觸點 電路 飲水機加熱裝置 本實用新型 第一開關 電路通斷 電性并聯 加熱模塊 水加熱 導通 預設 | ||
1.一種飲水機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熱模組,所述加熱模組包括電性并聯的預熱模塊和即熱模塊,所述預熱模塊還電性串聯有第一開關模塊,以控制所述預熱模塊的電路通斷;
電源模塊,與所述加熱模組電性串聯形成回路;
第二開關模塊,電性串聯于所述電源模塊和所述加熱模組形成的回路中,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為單刀雙擲開關,所述單刀雙擲開關的第一動觸點設于所述預熱模塊所在電路,所述單刀雙擲開關的第二動觸點設于所述即熱模塊所在電路,以使所述即熱模塊與所述預熱模塊擇一導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飲水機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與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和所述第二開關模塊電性連接,以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的導通或斷開,并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的導通動觸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飲水機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開關模塊包括第一開關單元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開關單元的第一電磁繼電器;所述第一電磁繼電器通電時,所述第一開關單元導通;
所述第二開關模塊包括第二開關單元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開關單元的第二電磁繼電器;所述第二電磁繼電器斷電時,所述第二開關單元導通所述第一動觸點;所述第二電磁繼電器通電時,所述第二開關單元導通所述第二動觸點。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飲水機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模塊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性并聯的預熱單元;所述即熱模塊包括一個或多個電性并聯的即熱單元;所述即熱單元包括加熱棒和厚膜加熱元件的至少一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飲水機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所述預熱模塊和所述即熱模塊電性連接,以控制連入所述回路的所述預熱單元的數量或所述即熱單元的數量。
6.一種飲水機,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5任意一項所述的飲水機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凈水箱,用于存儲常溫凈水,所述凈水箱具有第一出水口;
預熱箱,具有第二入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入水口通過第一水管連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以使所述凈水箱內的常溫凈水流入所述預熱箱;所述預熱箱內設有所述預熱模塊;
即熱箱,具有第三入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入水口通過第二水管連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以使所述預熱箱內的水流入所述即熱箱;所述第二水管上設有第二水閥;所述即熱箱內設有所述即熱模塊;
第一出水閥,設于所述第三出水口,以控制排出所述即熱箱內的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飲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閥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以向所述控制模塊發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模塊根據該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與所述第二開關模塊,所述控制模塊被配置為:
所述第一出水閥打開時,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斷開,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導通第二動觸點;
所述第一出水閥關閉時,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第一開關模塊閉合,控制所述第二開關模塊導通第一動觸點。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飲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閥與所述控制模塊電性連接,受所述控制模塊控制,所述控制模塊被配置為:
所述第一出水閥打開時,所述控制模塊還控制所述第二水閥打開;
所述第一出水閥閉合時,所述控制模塊還控制所述第二水閥閉合。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飲水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二出水閥,連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以排出所述預熱箱內的水。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飲水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第三出水閥,連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以排出所述凈水箱內的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立升凈水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立升凈水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2058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