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粘性硬腦膜補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97108.6 | 申請日: | 2018-09-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374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重標;張鵬;遲少萍;方源豪;隋紋龍;盛勵斌;顧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華瑞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00 | 分類號: | A61F2/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匯業律師事務所 31325 | 代理人: | 王函 |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硬腦膜 自粘膠層 本實用新型 降解型 可降解 離型紙 自粘性 補片 臨床醫生 組織積液 縫合 自粘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自粘性硬腦膜補片,包括硬腦膜,在該硬腦膜四周設有醫用自粘膠層,在所述醫用自粘膠層上設有離型紙;所述硬腦膜為可降解型硬腦膜或不可降解型硬腦膜,相應的醫用自粘膠層為可降解型醫用自粘膠層或不可降解型醫用自粘膠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臨床醫生操作方便,無需縫合,在使用時將離型紙去掉即可利用醫用自粘膠層自粘,節省時間,降低組織積液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自粘性硬腦膜補片。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硬腦膜補片在使用時均需要采用醫用縫合線進行縫合,這樣在手術過程中會出現手術工序繁雜、耗時較長,縫合后的針孔有積液滲出的可能性,可能存在一定的風險。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CN202682096U公開了一種可吸收硬腦膜修復補片,需要醫用縫合線進行縫合,仍然存在縫合后的針孔有積液滲出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積液滲出風險。
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能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自粘性硬腦膜補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自粘性硬腦膜補片,臨床醫生操作方便,無需縫合,節省時間,降低組織積液的風險。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粘性硬腦膜補片,包括硬腦膜,在該硬腦膜四周設有醫用自粘膠層,在所述醫用自粘膠層上設有離型紙;所述硬腦膜為可降解型硬腦膜或不可降解型硬腦膜,相應的醫用自粘膠層為可降解型醫用自粘膠層或不可降解型醫用自粘膠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硬腦膜的長度為40mm-180mm,寬度為30mm-150mm,厚度為0.2mm-1mm。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醫用自粘膠層設于所述硬腦膜四周,呈“回”字形狀,其寬度范圍為0.3cm-0.8cm,厚度為0.05mm-0.1mm。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離型紙的形狀大小與所述醫用自粘膠層一致。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可降解型醫用自粘膠層為可降解聚酯類醫用自粘膠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不可降解型醫用自粘膠層為a-氰基丙烯酸丁酯醫用自粘膠層。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可降解型硬腦膜所用材料為高分子合成材料,如聚乳酸,或聚乙醇酸(PGA),或L-乳酸或ε-己內酯共聚物等。
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不可降解型硬腦膜所用材料以動物源性材料為主,如牛心包組織,牛肌腱,豬的心包膜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自粘性硬腦膜補片臨床醫生操作方便,無需縫合,使用時將離型紙去掉即可利用醫用自粘膠層自粘,節省時間,降低組織積液的風險。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粘性硬腦膜補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自粘性硬腦膜補片的側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是離型紙,2是醫用自粘膠層,3是硬腦膜。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華瑞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華瑞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9710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家禽用人工授精裝置
- 下一篇:一種肝內門-體靜脈分流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