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車載充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88501.9 | 申請日: | 2018-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667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龍正軍;陳文慶;賴瑞福;楊土超;朱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5/00 | 分類號: | G07F15/00;G07C9/00;H04M1/725;H04W4/40;H04W4/48;H04W4/80;H04W12/04;H04W12/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匯智容達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賢卿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州市越***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載充電 車身網絡 充電設備 認證結果 充電 車載充電裝置 無線控制單元 本實用新型 充電模式 身份認證 虛擬鑰匙 無線通信連接 共享性 智能 車身表面 方便性 上電 車門 喚醒 輸出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車載充電裝置,包括:連接到車身網絡的車載無線控制單元和車載充電控制單元;所述車載無線控制單元用于與車輛虛擬鑰匙建立無線通信連接并對其進行身份認證,并將認證結果輸出至車身網絡;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用于根據從車身網絡獲取的所述認證結果,按照對應的充電模式對待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包括一個位于車身表面的車載充電口,用于連接待充電設備。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無需打開車門以及在車輛未喚醒未上電就可以對待充電設備充電;通過對已連接的車輛虛擬鑰匙進行身份認證,由車載充電控制單元根據不同的認證結果執行相應充電模式,提高了用戶的充電方便性,增加了充電共享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車載充電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絕大多數車載充電器都是在車輛內部使用,常見的一種是通過與汽車點煙口連接來給用電器充電,且該車載充電器需要后裝購買;另一種是前裝有USB口充電,但是存在充電電流限制;這兩種充電方式需要車輛上電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對于未來的車輛虛擬鑰匙(即手機具有傳統車鑰匙功能的手機藍牙鑰匙)應用存在重大問題:例如當駕駛員處于車外且手機沒有電時,無法通過虛擬鑰匙開啟車門,也就不能實現通過虛擬鑰匙在任何時候駕駛車輛的功能。此外,上述車載充電方式不適合共享以及緊急救助,特別是在需要手機通迅時而手機無電,卻無法在不進入車內及車輛不上電的情況下及時充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車載充電裝置,以在車輛外部且車輛不上電的情況下為待充電設備充電。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車載充電裝置,包括:
連接到車身網絡的車載無線控制單元和車載充電控制單元;
所述車載無線控制單元用于與車輛虛擬鑰匙建立無線通信連接并對其進行身份認證,并將認證結果輸出至車身網絡;
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用于根據從車身網絡獲取的所述認證結果,按照對應的充電模式對待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包括一個位于車身表面的車載充電口,用于連接待充電設備。
其中,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包括計時模塊,用于在待充電設備連接到所述車載充電口時啟動計時。
其中,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具體用于在獲取的認證結果為認證通過時,執行第一充電模式為待充電設備充電;以及在獲取的認證結果為認證未通過時,執行第二充電模式為待充電設備充電,其中,所述第二充電模式的充電時間小于所述第一充電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充電模式具體是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對待充電設備不限時充電直至其電量充滿或者待充電設備與所述車載充電口的連接斷開。
其中,所述第二充電模式具體是在達到緊急充電時長后,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停止為待充電設備充電。
其中,所述第二充電模式還包括在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停止對待充電設備的充電后啟動禁止充電時長的計時,在禁止充電時長計時期間不能再次充電。
其中,所述計時模塊還用于在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接收到認證通過的認證結果時停止計時,或者在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接收到認證未通過的認證結果時計時至緊急充電時長屆滿后上報,并啟動禁止充電時長的計時。
其中,所述智能車載充電裝置還包括車輛電池,與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電連接,用于為待充電設備提供電能;
所述車載充電控制單元還用于實時檢測所述車輛電池的電壓,如果檢測到所述車輛電池的電壓低于預定電壓閾值,則停止對待充電設備的充電。
其中,所述車載充電口還用于在所述車輛電池的電壓低于預定電壓閾值時,作為給所述車輛電池充電的接口,通過外部電源為所述車輛電池充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885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汽車充電樁人機交互系統
- 下一篇:共享充電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