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釘固定構造以及車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88470.7 | 申請日: | 2018-09-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8575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中田哲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16B39/24 | 分類號: | F16B3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釘 螺釘固定 擰入 本實用新型 車載裝置 彈性片 開口部 一體地 松弛 延伸 觀察 | ||
本實用新型獲得一種難以產生螺釘松弛的螺釘固定構造。對于從主體(20)一體地延伸并具有供螺釘(3)擰入的第二開口部(21A)的彈性片(21)而言,從端部(21B)觀察,端部(21C)向擰入螺釘(3)的方向(D)突出。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將部件安裝于其他部件的螺釘固定構造。
背景技術
一般使用螺釘將部件安裝于其他部件。例如,在專利文獻1的電子設備中,螺釘與形成于金屬板的凸緣的內螺紋螺合,從而將前表面殼體與背面殼體結合。金屬板的凸緣為圓筒狀的突起,通過翻邊加工而形成。另外,內螺紋通過攻絲加工而形成于凸緣的內表面。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288513號公報
像上述專利文獻1那樣,以往內螺紋是在即便擰入螺釘也不位移的面實施攻絲加工而形成的。然而,在這種現有的螺釘固定中,在螺釘固定后有時產生螺釘松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獲得一種難以產生螺釘松弛的螺釘固定構造。
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螺釘固定構造的特征在于,具備:第一部件,其具有供螺釘插入的第一開口部;和彈性片,其是與第一部件進行螺釘固定的部件,具有主體和彈性片,上述主體具有與第一部件重疊的面,上述彈性片從主體的緣一體地延伸,并且具有在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而供插入于第一開口部的螺釘擰入的第二開口部,對于彈性片而言,從與邊緣連接的一個端部觀察,另一個端部向擰入螺釘的方向突出。
另外,主體具有第三開口部,彈性片從主體的內周側的邊緣亦即第三開口部一體地延伸。
另外,上述螺釘固定構造具備限制部,該限制部對彈性片向擰入螺釘的方向的位移進行限制。
并且,本實用新型所涉及的車載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螺釘固定構造。
根據本實用新型,對于具有在內周面形成有內螺紋的第二開口部的彈性片而言,從與主體的邊緣連接的一端部觀察,另一端部向擰入螺釘的方向突出,因而難以產生螺釘松弛。
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部件的俯視圖。
圖2A是第二部件的俯視圖,圖2B是第二部件的側視圖,圖2C是第二部件的立體圖。
圖3是表示將第一部件螺釘固定于第二部件時的樣子的剖視圖。
圖4A是表示完成螺釘固定時的樣子的剖視圖,圖4B是圖4A的立體圖。
圖5A是表示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釘固定構造的變形例的立體圖,圖5B是將圖5A中的部分P放大表示的圖。
圖6是具備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釘固定構造的車載裝置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螺釘,4…限制部,5…電子設備,10…主體,10A…第一開口部,20…主體,20A…第三開口部,21…彈性片,21A…第二開口部,21B…端部,21C…端部,21D…內螺紋。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1.
圖1是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釘固定構造的第一部件1的俯視圖。第一部件1具有板狀的主體10與第一開口部10A,該第一開口部10A形成于主體10,規定俯視觀察時大致呈圓形的空間。主體10具有與后述的第二部件2重疊的面。第一部件1為金屬制或樹脂制。
圖2A是實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釘固定構造的第二部件2的俯視圖。另外,圖2B是第二部件2的側視圖。另外,圖2C是第二部件2的立體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884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