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真空吸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79745.0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526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艾倫·J·克雷布斯;托馬斯·K·安克尼 | 申請(專利權)人: | 碧潔家庭護理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L5/24 | 分類號: | A47L5/24;A47L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陳鵬;劉鳳迪 |
| 地址: | 美國密***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作空氣 處理組件 霧室 真空吸塵器 氣味中和器 減少系統 霧發生器 流體連通 中和氣味 上游 抽吸源 殼體 分配 流動 申請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真空吸塵器,其包括殼體、工作空氣路徑、工作空氣處理組件、抽吸源以及氣味中和器和塵縷減少系統。該系統包括:霧發生器;霧室,被構造為接收由霧發生器產生的霧,霧室在工作空氣處理組件處或其上游與工作空氣路徑流體連通;以及閥,位于霧室與工作空氣路徑之間并且被構造為控制在工作空氣處理組件處或其上游從霧室進入工作空氣路徑的霧的流動。該氣味中和器和塵縷減少系統可中和氣味,并通過將霧分配到處理組件中而減少真空吸塵器的工作空氣路徑內的塵縷。
對相關申請的引用
本申請要求2017年9月1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2/556,618號的權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于此。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真空吸塵器。
背景技術
真空吸塵器可實施為直立單元或便攜式可手持單元。在一些情況中,真空吸塵器可在直立清潔模式與提起模式之間重新配置,在提起模式中,從真空吸塵器移除更小的容納件或可手持單元以用于在清潔操作中使用。
真空吸塵器使用多種污物分離器來從工作氣流移除污物和其他碎屑。一些污物分離器使用一個或多個截錐形分離器,并且其他分離器使用空氣/污物的高速旋轉運動來通過離心力分離污物。在離開污物分離器之前,工作氣流可流過排氣格柵。
污物收集器可提供用于收集從工作氣流移除的污物,并且污物收集器可與污物分離器分開或者成一體。在污物分離器和污物收集器分開的真空吸塵器中,污物收集器可以從真空吸塵器移除以用于清空所收集的污物,而不用移除污物分離器。在污物分離器和污物收集器成一體的真空吸塵器中,整個分離器/收集器組件可以從真空吸塵器移除以用于清空所收集的污物。在這種情況中,組件的底壁通常用作排污門,并且設置有釋放機構以用于打開排污門以清空所累積的內容物。
污物分離器可能無法從工作氣流移除所有污物。而且,污物收集器中的旋轉氣流可導致所分離的污物被重新夾帶在工作氣流中。更進一步,當從真空吸塵器移除污物收集器并清空所累積的內容物時,可從污物收集器釋放成縷的細塵。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的真空吸塵器包括:殼體;穿過殼體的工作空氣路徑,其包括臟空氣入口和清潔空氣出口;工作空氣處理組件,其限定工作空氣路徑的一部分;抽吸源,其限定工作空氣路徑的一部分并與工作空氣處理組件流體連通;以及氣味中和器和塵縷減少系統,其被構造為將霧分配到工作空氣路徑中。氣味中和器和塵縷減少系統可包括:霧發生器;霧室,其被構造為接收由霧發生器產生的霧,其中,霧室在工作空氣處理組件處或其上游與工作空氣路徑流體連通;以及閥,其位于霧室與工作空氣路徑之間并且被構造為控制在工作空氣處理組件處或其上游從霧室進入工作空氣路徑的霧的流動。
進一步地,所述氣味中和器和塵縷減少系統還包括與霧發生器流體連通并適于容納液體溶液的儲液器。
進一步地,所述真空吸塵器還包括設置于所述儲液器中并與所述霧發生器配準的芯部。
進一步地,所述芯部包括用于通過毛細管作用將液體溶液從所述儲液器轉移到所述霧發生器的吸收性材料。
進一步地,所述儲液器位于所述霧發生器和所述霧室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霧室與所述工作空氣處理組件上游的工作空氣路徑流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氣味中和器和塵縷減少系統還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封閉所述霧發生器和所述霧室并且具有將所述儲液器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接收器。
進一步地,所述霧室包括霧室入口和霧室出口,其中,所述第一閥設置在所述霧室出口處,并且其中,所述霧室出口與所述工作空氣處理組件處或所述工作空氣處理組件上游的工作空氣路徑流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工作空氣處理組件包括切向空氣入口,并且所述霧室出口與耦接到所述切向空氣入口的管道流體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碧潔家庭護理有限公司,未經碧潔家庭護理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7974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