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門框中柱內外板向上包邊的模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78392.2 | 申請日: | 2018-09-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100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7/12 | 分類號: | B21D37/12;B21D19/1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黃國亮 |
| 地址: | 511356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模座 下包邊 包邊 本實用新型 模具結構 內外板 下模板 下模座 壓料塊 門框 水平方向運動 工件放置塊 彈簧安裝 第一滑塊 工序合并 數量保持 下固定板 重新規劃 上端面 油壓機 打塊 模座 豎直 模具 保證 開發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門框中柱內外板向上包邊的模具結構,包括上模座、壓料塊、下模座以及通過下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設置工件放置塊,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間布置有側包邊單元和下包邊單元,所述下包邊單元中包括固定在上模座的第一打塊、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一滑塊和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下包邊塊,所述壓料塊通過第一彈簧安裝在上模座上。本實用新型將2工序合并成1工序完成,從而保證模具數量和成本、油壓機數量、作業員數量保持不變,無需翻倍增加,場地無需重新規劃,降低了開發的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生產研究領域中的一種模具,特別是一種門框中柱內外板向上包邊的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門框分前門框和后門框,不論是前門框還是后門框,大部分都是由上條、加強板和2個門柱這4部分組成。以后門B柱為例,由于3個零件點焊、包邊加工得到。
門柱板包邊主要以單側包邊為主:包邊位置為敞開包邊之前為90°,先推成45°,再拍平。隨著新技術激光焊接的引進,導槽和內板采用激光焊接,導槽和外板采用包邊工藝加工,采用這種技術和工藝,將直接導致內外板產品變小,將大大減少材料使用,實現汽車的輕量化;同時激光焊接工藝引進,導致后門中柱包邊出現雙向包邊。包邊變成雙向包邊,具體為,一邊導槽內向下包邊,另一邊敞口向上包邊;其生產工藝:第一工序導槽內向下包邊;第二工序產品旋轉180°,敞開側:包邊之前為90°,先推成45°,再拍平;后門中柱的雙向包邊將直接導致模具成本翻倍,油壓機投入翻倍,作業員翻倍,且不符合現在的生產線規劃,需將生產線布局調整。因此,亟需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模具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門框中柱內外板向上包邊的模具結構,通過將側包邊單元和下包邊單元結合在一套模具中,實現兩個位置的包邊。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門框中柱內外板向上包邊的模具結構,包括上模座、壓料塊、下模座以及通過下固定板固定在下模座上的下模板,所述下模板的上端面設置工件放置塊,所述下模座和上模座之間布置有側包邊單元和下包邊單元,所述下包邊單元中包括固定在上模座的第一打塊、沿水平方向運動的第一滑塊和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下包邊塊,所述壓料塊通過第一彈簧安裝在上模座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滑塊的上端面內布置有第一斜面,第一滑塊中靠近下包邊塊的一側布置有第三斜面,所述第一打塊中靠近第一滑塊的一側布置有與第一斜面匹配的第二斜面,所述下包邊塊的下端布置有與第三斜面匹配的第四斜面,所述下固定板的側面布置有供下包邊塊沿豎直方向往復移動的第一導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滑塊外側布置有第一限位塊,所述第一滑塊和下模座之間布置有第二導板,第一限位塊和第一滑塊之間布置有驅使第一滑塊復位的第一復位裝置,所述第一復位裝置包括一端插入到第一滑塊上的第一復位桿和套裝在第一復位桿上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下包邊塊的下端面和下模座之間布置有下包邊復位彈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包邊單元包括安裝在上模座的第二打塊、沿水平方向往復移動的第二滑塊以及安裝在第二滑塊上的側包邊塊,所述側包邊塊的工作端朝向工件放置塊,第二打塊的下端面布置有第五斜面,所述第二滑塊中遠離側包邊塊的一側布置有與第五斜面匹配的第六斜面,所述第二滑塊和下模座之間布置有第三導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滑塊外側布置有第二限位塊,第二限位塊和第二滑塊之間布置有驅使第二滑塊復位的第二復位裝置,所述第二復位裝置包括一端插入到第二滑塊上的第二復位桿和套裝在第二復位桿上的第二復位彈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包邊單元和下包邊單元分別在下模板的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廣州敏惠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783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包邊沖模的存放塊感應機構
- 下一篇:一種高節拍生產自動化模具導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