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無線電針刺激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73208.5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7139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03 |
| 發明(設計)人: | 蔣麗;符文彬;劉健華;黃鍵澎;馬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A61H39/00 |
| 代理公司: | 11514 北京酷愛智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江玲<國際申請>=<國際公布>=<進入 |
| 地址: | 51003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脈沖發生器 針灸針 本實用新型 電針刺激 遠程終端 電流輸出端 電脈沖刺激 無線電技術 發射信號 接收終端 通信連接 無線網絡 針灸領域 穴位 電脈沖 發射頭 針柄 | ||
1.一種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包括遠程終端、脈沖發生器和針灸針;所述遠程終端通過無線網絡與脈沖發生器通信連接,所述針灸針與所述脈沖發生器的電流輸出端相連;
所述脈沖發生器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通信電路、脈沖發生電路和控制器,所述通信電路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脈沖發生電路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
所述脈沖發生器的殼體上設置有插孔,所述針灸針的針柄插入所述插孔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遠程終端包括手機和/或電針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發生器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所述殼體內部的通信電路、脈沖發生電路和控制器,所述通信電路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脈沖發生電路與所述控制器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電路包括SIM868型芯片和SIM卡;所述SIM卡的第1引腳和SIM868型芯片的第18引腳相連,所述SIM卡的第2引腳通過電阻R4和SIM868型芯片的第17引腳相連,所述SIM卡的第3引腳通過電阻R3和SIM868型芯片的第16引腳相連,所述SIM卡的第7引腳通過電阻R5和SIM868型芯片的第15引腳相連,所述SIM卡的第5引腳、第8引腳、第9引腳、第10引腳和第11引腳接地,所述SIM卡的第1引腳通過電容C9后接地,所述SIM卡的第2引腳通過電容C7后接地,SIM卡的第3引腳通過電容C8后接地,所述SIM卡的第7引腳通過電容C10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9引腳通過電容C1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9引腳通過電容C3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10引腳通過電容C4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11引腳通過電容C4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11引腳與電容C4和電容C5的公共連接點相連,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12引腳通過電容C6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28引腳通過電容C7后接地,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34引腳和第35引腳分別與電源VCC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電路還包括蜂鳴器LS1,所述蜂鳴器LS1的第1端與三極管Q2的集電極相連,所述蜂鳴器LS1的第2端接地,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與工作電源VCC相連,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電阻R6與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相連,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與所述SIM868型芯片的第41引腳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STM32F103C8T6型芯片,所述STM32F103C8T6型芯片的第33引腳通過電阻R2和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所述三極管Q2的基極通過電阻R1后與地相連,所述三極管Q2的發射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2的集電極與SIM868型芯片的第39引腳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電路還包括ESP8266型芯片;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1引腳與工作電源VCC相連,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3引腳通過電阻R7后與工作電源VCC相連,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8引腳與工作電源VCC相連,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15引腳接地,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16引腳通過電阻R8后接地,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21引腳與STM32F103C8T6型芯片的第21引腳相連,所述ESP8266型芯片的第22引腳與STM32F103C8T6型芯片的第22引腳相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電針刺激儀,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發生電路包括三極管Q3,所述三極管Q3的基極通過電阻R9與STM32F103C8T6型芯片的第32引腳相連,所述三極管Q3的發射極接地,所述三極管Q3的基極與繼電器KT的第2端相連,所述繼電器KT的第1端與工作電源VCC相連,所述繼電器KT的第2端與二極管D1的負極相連,所述繼電器KT的第1端與二極管D1的正極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未經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7320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寵物用的理療裝置
- 下一篇:一種盆底肌肉治療電極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