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制作殼體的模具、殼體及電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68241.9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30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利平;王祥國;趙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興中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37/00;B29L31/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殼體 電子裝置 模具 殼體表面 處理工藝 簡化生產 凸起結構 紋理 良品率 制作 良率 制程 本實用新型 第二表面 第一表面 結構設置 一體成型 有效解決 熔融 轉印 | ||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裝置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制作殼體的模具、殼體及電子裝置,制作殼體的模具的第一表面的表面和/或第二表面開設有若干條狀的凹槽,可在制作殼體時,將熔融的原料轉印到殼體表面而形成相應的紋理,從而簡化生產制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良品率,解決了殼體表面處理工藝復雜、良率低的問題;由該模具制成的殼體及具有該殼體的電子裝置,包括本體和一體成型在本體的表面上的若干條狀的凸起結構,該凸起結構組成殼體表面的紋理,由上述可知,該殼體的結構設置及具有該殼體的電子裝置同樣具有簡化生產制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良品率的特點,從而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殼體表面處理工藝復雜、良率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作殼體的模具、殼體及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式各樣的電子裝置廣泛應用在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娛樂等場所中。電子裝置的殼體通常采用塑料、金屬或玻璃材料制成,這三種材料制成的殼體各有優勢,為增強美觀性和獨特性,通常會對殼體進行表面處理,形成各種紋理結構以產生眩光或者立體視覺效果。現有技術中,較為常見的方法是在先在薄膜上制成所需紋理,再將薄膜貼合在殼體上,例如本領域現有的注塑IMT工藝,此方法需要先對薄膜進行預處理,再對與薄膜一體成型后的殼體進行拉絲等后處理,工藝較復雜,成本較高難度較大,且良率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解決殼體表面處理工藝復雜、成本較高難度較大,且良率低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制作殼體的模具及由該模具制成的殼體,并提供一種具有該殼體的電子裝置,以解決電子裝置殼體表面處理工藝復雜、成本較高難度較大,且良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了一種制作殼體的模具,包括動模和定模,所述定模上設置有第一表面,所述動模上對應所述第一表面設置有第二表面,所述定模和所述動模合模時,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形成供殼體成型的成型腔,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開設有若干條狀的凹槽,相鄰的所述凹槽之間相互間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兩個表面均設置有所述凹槽,兩個所述凹槽相互匹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每條所述凹槽沿弧線或直線延伸,任意兩條相鄰的所述凹槽之間的間距相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每條所述凹槽的深度相同,或所述凹槽的深度自所述成型腔的一側向另一側逐漸減小。
還提供了一種殼體,由上述的制作殼體的模具制作形成,包括本體和一體成型在所述本體的內表面和/或外表面上的若干條狀的凸起結構,所述凸起結構自所述本體的表面凸出,相鄰的所述凸起結構之間相互間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本體的內表面和外表面兩個表面均設置有所述凸起結構,兩個表面上的凸起結構相互匹配。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起結構沿弧線或直線延伸,任意兩條相鄰的所述凸起結構之間的間距相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凸起結構凸起的高度相同,或所述凸起結構凸起的高度自殼體的其中一側向另一側逐漸減小。
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上述的殼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興中精密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興中精密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6824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注塑模具上模
- 下一篇:一種具有隨形運水冷卻水路的模芯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