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PET-CT配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65750.6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889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熊先華;郝金瑞;曾海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銳視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6/03 | 分類號: | A61B6/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象新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0 | 代理人: | 王巖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豐臺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本實用新型 位移定位器 旋轉定位器 影像 配準裝置 特征信息 放射性示蹤劑 修正 偏移量修正 球體空間 設備中心 旋轉量 配準 成像 量化 融合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PET?CT配準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內部具有細長空間的旋轉定位器和內部具有球體空間的位移定位器,二者內部充滿放射性示蹤劑,PET設備和CT設備對旋轉定位器和位移定位器成像,通過提取PET影像和CT影像中旋轉定位器的特征信息,進行旋轉量修正,再提取位移定位器的特征信息,進行偏移量修正,實現PET影像與CT影像的配準;本實用新型對不可避免的PET設備中心和CT設備中心位置存在偏差的問題,量化這種偏差,并對PET影像或是CT影像進行修正,使PET?CT設備影像能準確地融合在一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ET-CT配準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當今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最先進的成像技術,分子醫學影像技術是應用影像學的方法對活體狀態下的生物過程進行細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在分子水平上對生物體生理、病理的變化進行實時、動態、在體、無創的成像技術。它是研究靶向性、特異性分子探針及治療藥物的關鍵、核心技術。多模態分子影像技術可實現不同影像設備的優勢互補,使獲取的影像結果更精確、更可靠。臨床實踐已證明,多模態分子醫學影像設備在重大疾病的早診早治、治療方案的制定、治療效果的驗證與評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計算機體層掃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設備主要是結構成像,它根據人體不同組織對X線的吸收與透過率的不同,應用靈敏度極高的儀器對人體進行測量,然后將測量所獲取的數據輸入電子計算機,電子計算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后,就可提供人體被檢查部位的斷面或立體的圖像,發現體內任何部位的細小病變。
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設備主要是功能成像,它由一個PET成像裝置和注射到病人血液中的放射性示蹤劑組成。一種經常使用的放射性示蹤劑是氟代脫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它是一種由一個簡單的糖和少量的放射性氟合成的化合物,人體注射FDG后,其會在體內的組織和器官中蓄積,與此同時,18F會進行衰變,發射出一個正電子,正電子發生湮滅反應,產生一對反向運動的光子,其能量為 511KeV。PET設備能夠檢測到這些光子,并記錄下這一對光子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還原正電子在體內湮滅的位置,從而得到FDG在人體內的分布圖。
PET-CT的全稱叫正電子發射斷層及X線計算機體層攝影成像系統,能同時提供解剖顯像和功能顯像,是目前影像診斷技術中最為理想的結合,特別是在腫瘤的診斷、分期、療效評估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PET-CT的操作過程中,需要利用CT影像對PET數據進行衰減校正,同時后期PET影像和CT影像進行融合顯示,利于醫生診斷,發揮出1+1>2的特性。常規PET設備和CT 設備組成在一起后,經過機械定位調校,可以保證PET設備的中心和CT設備的中心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還是會出現部分偏差。當出現這種偏差時,就會影響衰減校正的效果,使PET 影像內的部分器官移位或是產生虛影,干擾醫生診斷。同時PET-CT設備融合顯示時,CT影像上顯示的PET影像中的病灶位置會發生偏差,使得醫生錯誤估計病灶的位置。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PET-CT配準裝置及其配準方法,在不改變PET-CT設備的情況下,測量出PET影像和CT影像的偏差,并對其中一種影像進行修正,使其準確地融合顯示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PET-CT配準裝置。
PET設備由多個同軸等半徑的探測器環按軸向疊加的方式排列構成。PET設備的中心軸沿z軸方向,xz平面位于水平面,y軸垂直于水平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銳視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銳視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657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