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內裝百葉窗簾的門扇視窗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60672.0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137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0 |
| 發明(設計)人: | 方賢勝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瑟路紳門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7/30 | 分類號: | E06B7/30;E06B9/264;E06B3/66;E06B3/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許軻 |
| 地址: | 21116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門扇 安裝骨架 玻璃安裝 玻璃 窗簾安裝 百葉簾 卡件 本實用新型 百葉窗簾 視窗結構 門板 內裝 玻璃安裝臺 安裝方式 門板表面 隱私功能 嵌套的 凵字形 平整 外圍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內裝百葉窗簾的門扇視窗結構,該結構包括玻璃A、玻璃B、玻璃安裝框和百葉簾,所述玻璃安裝框安裝在門板內,且玻璃安裝框包括外圍的門扇安裝骨架和內側的窗簾安裝卡件,所述門扇安裝骨架呈凵字形,并通過嵌套的形式安裝在門板上,所述窗簾安裝卡件的兩端寬度小于門扇安裝骨架寬度,且其與門扇安裝骨架之間形成兩個L形的玻璃安裝臺,所述玻璃A和玻璃B分別安裝在玻璃安裝臺上,在玻璃A和玻璃B之間設有所述百葉簾,該百葉簾的兩端安裝在所述窗簾安裝卡件的頂部。本實用新型安裝方式簡單,成本低,而且門板表面平整簡潔,既可以實現開透效果,也可以實現隱私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門窗,具體是一種內裝百葉窗簾的門扇視窗結構,屬于建材行業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的醫院病房、娛樂場所包房等用門都必須要安置有透視窗,就是一種可透視的門,具體是在門板上安置一個透視窗,而透視窗上要安裝透明的玻璃。但是,這種玻璃透視窗結構的門板,只能起到透視的作用,卻無法實現隱私的效果。
雙層玻璃內藏百葉視窗的結構,因為既可以實現開透效果,也可以實現隱私效果,所以在建筑裝修方面應用廣泛。有雙層玻璃內藏百葉的隔斷,也有雙層玻璃內藏百葉的建筑窗戶,也有門上應用的案例。目前現有的安裝結構有2種:一種是采用專門設計的鋁型材窗框,實現百葉簾和玻璃的安裝。另一種是購買市場銷售的成品玻璃百葉視窗,安裝在門板內。前者安裝方式,結構復雜,成本高,而且門板表面有視窗邊框,不平整,不簡潔。后者安裝方式雖勉強能達到功能要求,但外觀上有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既可以實現開透效果,也可以實現隱私功能的門扇視窗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內裝百葉窗簾的門扇視窗結構,該結構包括玻璃A、玻璃B、玻璃安裝框和百葉簾,所述玻璃安裝框安裝在門板內,且玻璃安裝框包括外圍的門扇安裝骨架和內側的窗簾安裝卡件,所述門扇安裝骨架呈凵字形,并通過嵌套的形式安裝在門板上,所述窗簾安裝卡件的兩端寬度小于門扇安裝骨架寬度,且其與門扇安裝骨架之間形成兩個L形的玻璃安裝臺,所述玻璃A和玻璃B分別安裝在玻璃安裝臺上,在玻璃A和玻璃B之間設有所述百葉簾,該百葉簾的兩端安裝在所述窗簾安裝卡件的頂部。
進一步的,所述玻璃A和玻璃B的四周內側邊緣通過膠水與所述窗簾安裝卡件的兩側相互粘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所述玻璃A、玻璃B和門扇安裝骨架的外側面與的門板的面板平齊。
進一步的,所述玻璃A、玻璃B均采用6mm的黑邊鋼化玻璃。
進一步的,所述玻璃安裝框為一體成型結構,并通過螺釘與門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結構將汽車擋風玻璃的安裝設計理念應用到建筑產品,達到提升門扇產品美觀性和實用性的目的,不但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客戶認可度,也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同時采用本結構的安裝方式,成本低,結構不復雜,而且門板表面平整簡潔,既可以實現開透效果,也可以實現隱私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應用主視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瑟路紳門業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瑟路紳門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6067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