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59282.1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518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明(設計)人: | 柳金濤;王登強;區功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船文沖船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38 | 分類號: | G01M3/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駿思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吳靜芝;盧娟 |
| 地址: | 511462 廣東省廣州市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板冷 檢測箱 漏點檢測裝置 輸送支撐裝置 板式冷卻器 本實用新型 檢查過程 終點位置 支撐架 側壁 安裝方便 工作效率 光源設置 光照檢查 勞動成本 生產場地 攜帶方便 逐漸降低 反光壁 準確率 拆卸 對板 冷片 圍合 光源 損傷 占用 | ||
本實用新型涉及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包括檢測箱和兩個輸送支撐裝置,所述檢測箱包括箱體和光源,所述箱體由多個側壁圍合而成,每個側壁為反光壁,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箱體的底部或下方;所述輸送支撐裝置位于所述檢測箱與板冷片起始位置/板冷片終點位置之間,所述輸送支撐裝置包括多個支撐架,所述多個支撐架的高度由所述檢測箱向板冷片起始位置或板冷片終點位置逐漸降低。本實用新型可提高板冷片光照檢查的工作效率,減少勞動成本,提高檢查過程的準確率,減少檢查過程對板冷片的損傷,拆卸安裝方便,攜帶方便,不占用生產場地。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板式冷卻器的維修領域,特別是涉及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板式冷卻器(簡稱板冷)是由一系列表面帶有波紋形狀的金屬板冷片疊裝而成,各層金屬板冷片之間為介質的通道,不同介質通過板冷片進行熱交換。為了追求較高的傳熱效率,金屬板冷片的厚度一般都會做的很薄,這就使得板冷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板冷片穿孔導致泄露的現象。在板冷的常規修理過程中,需要對每一金屬板冷片進行穿孔檢查,其檢查原理一般都是采用光照板冷片后查找有無透光點來判斷是否有穿孔。現有的常用板冷片光照檢測方法是手工提照的方法,一人用雙手提起板冷片使得其垂直展開,另一人在板冷片對面用手電筒照射板面,手提板冷片的人在手電筒照射的同時查找漏光點。該方法的缺點是:(1)檢查效率低,查漏人的觀察局限較多,其雙手提起板冷片要使之垂直展開,而板冷片很薄,提起板冷片時需非常小心,同時眼睛要觀察漏光點,因角度問題很容易漏查;(2)這樣的檢查方法還取決于操作者二人的配合默契程度,否則也容易漏查;(3)板冷片在檢查時需要通過操作者手工提起,由于其極薄的性質,在檢查中還可能對其產生二次損傷。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提高板冷片光照檢查的工作效率,減少勞動成本,提高檢查過程的準確率,減少檢查過程對板冷片的損傷,并且該套裝置拆卸安裝方便,在不使用時可以拆開后裝箱存放,攜帶方便,不占用生產場地。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檢測箱,包括箱體和光源,所述箱體由多個側壁圍合而成,每個側壁為反光壁,所述光源設置于所述箱體的底部或下方;和兩個輸送支撐裝置,分別位于所述檢測箱與板冷片起始位置/板冷片終點位置之間,所述輸送支撐裝置包括多個支撐架,所述多個支撐架從所述檢測箱向板冷片起始位置或板冷片終點位置間隔設置,且高度逐漸降低。
本實用新型的板式冷卻器漏點檢測裝置使用時,板冷片從起始位置出發,在操作者幫助下通過輸送支撐裝置一片一片地運送至檢測箱,板冷片被置于箱體頂部,通過觀察光照箱體上方的板冷片是否有漏光來完成板冷片的漏點檢查。如果發現板冷片存在漏光點,將其放置于報廢處;如果沒有漏光點則由后續的輸送支撐裝置將該板冷片運送至板冷片終點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檢測箱還包括多個支撐件,所述箱體的側壁圍繞所述支撐件可拆卸式固定。
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支撐件有兩個,所述支撐件和支撐架均是門字架。
優選地,所述門字架高度和寬度可調,所述檢測箱的門字架與所述輸送支撐裝置的門字架相互平行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門字架包括橫梁、兩個支桿和底座,所述橫梁可拆卸式固定于兩個支桿的頂部,每個支桿底部可拆卸式固定于一底座。
優選地,所述橫梁包括橫梁本體和套設于所述橫梁本體外的滾筒,所述滾筒由多個滾筒段橫向套設于所述橫梁本體組成。設置的滾筒,可使板冷片在運輸過程中減小摩擦,滾動與滑動相比,進一步減小對板冷片的損傷。
進一步地,所述橫梁本體呈圓柱體狀,所述滾筒可繞所述橫梁本體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船文沖船塢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中船文沖船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592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