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艾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58792.7 | 申請日: | 2018-09-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745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北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6 | 分類號: | 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南昌華成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張建新 |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高新***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灸條 灸筒 木塞 倉體 本實用新型 艾灸裝置 灰燼 彈簧 底座 篩網 皮膚 燃燒 彈簧接觸 彈簧片 可拆卸 燃燒點 燙傷 夾住 體內 伸出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艾灸裝置,它包括灸筒和灸條倉,其特征在于:灸筒內部設有用于夾住灸條倉的彈簧片,灸筒一端設有帶篩網的底座;灸條倉包括倉體、木塞和彈簧,木塞和彈簧依次設于倉體內,木塞的一端伸出倉體,木塞的另一端與彈簧接觸。本實用新型的灸筒和灸條倉相互獨立,可以方便地調整灸條倉與灸筒的相對位置,從而控制灸條燃燒點與皮膚的距離;灸條倉的木塞可以防止燙傷,并且可以方便地將灸條從倉體中推出;帶篩網的底座可拆卸,既能夠防止灸條燃燒后的灰燼容易落到皮膚上,又方便處理灸條燃燒后的灰燼。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醫針灸裝置,具體涉及艾灸裝置。
背景技術
艾灸是一種中醫針灸療法,一般用艾葉制成的灸條產生的熱量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
為了便于放置灸條,人們發明了艾灸裝置。目前的小型的艾灸裝置一般只起到固定艾灸條的作用,存在以下問題:(1)不方便調整灸條的位置,使用過程中灸條的燃燒點距離越來越遠;(2)不方便取出灸條,未燃燒的灸條常常卡在艾灸裝置中,需要用其他工具挖出; (3)灸條燃燒后的灰燼容易落到皮膚上,或不方便處理灸條燃燒后的灰燼。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新型結構的艾灸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艾灸裝置,包括灸筒和灸條倉,其特征在于:灸筒內部設有用于夾住灸條倉的彈簧片,灸筒一端設有帶篩網的底座;灸條倉包括倉體、木塞和彈簧,木塞和彈簧依次設于倉體內,木塞的一端伸出倉體,木塞的另一端與彈簧接觸。倉體的內徑可以設置為與灸條的外徑相當,在使用時,通過擠壓將灸條插入到倉體內,倉體卡住灸條;然后將灸條倉整體插入灸筒內,通過彈簧片夾住灸條倉,調整灸條倉與灸筒的相對位置,使灸條與帶篩網的底座距離合適。灸條在灸筒內燃燒,產生的熱量或煙氣透過帶篩網的底座作用于人的皮膚上。使用過程中,通過推進或拉出灸條倉即可調整灸條倉與灸筒的相對位置,控制灸條的燃燒點距離帶篩網的底座的遠近。使用后,取出灸條倉,按壓木塞推動彈簧,使未燃燒的灸條從倉體中脫出。
進一步地,帶篩網的底座與灸筒通過螺紋連接,以便拆卸帶篩網的底座后清理灸條燃燒后的灰燼。
進一步地,灸筒側壁設有孔洞,孔洞有利于灸筒內的空氣流動。孔洞的數量不宜過多,直徑不宜過大,優選地,孔洞的數量為1~10個,孔洞的直徑為2~5mm。
進一步地,還包括固定裝置,固定裝置與灸筒外壁連接。固定裝置用于將灸筒固定在人的身體部位上,免去手持灸筒的煩惱。
更進一步地,固定裝置為松緊帶,方便固定。
進一步地,灸筒的材質為陶瓷,陶瓷材料可以保溫。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灸筒和灸條倉相互獨立,可以方便地調整灸條倉與灸筒的相對位置,從而控制灸條燃燒點與皮膚的距離;灸條倉的木塞可以防止燙傷,并且可以方便地將灸條從倉體中推出;帶篩網的底座可拆卸,既能夠防止灸條燃燒后的灰燼容易落到皮膚上,又方便處理灸條燃燒后的灰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灸條倉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灸條倉的縱向剖面示意圖。
在圖中:1-灸筒,101-彈簧片,102-帶篩網的底座,2-灸條倉,201-木塞,202-倉體,203-彈簧,3-固定裝置,4-灸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江西艾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5879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