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56309.1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998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勝;孫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建集團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32 | 分類號: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青島中天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雷斐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定槽 柱體 高層建筑施工 本實用新型 防護裝置 防護組件 裝配式 槽體開口 端面平行 橫向防護 開口方向 依次設置 端部槽 防護桿 凹形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組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防護組件,防護組件包括兩個柱體固定槽(1),柱體固定槽(1)的橫截面為凹形,兩個柱體固定槽(1)相對的端面平行設置,兩個柱體固定槽(1)的槽體開口的開口方向相反;所述兩個柱體固定槽(1)之間設置有橫向防護桿(2),柱體固定槽(1)的表面上設置有防護桿端部槽(3)。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它能克服現有技術的弊端,結構設計合理新穎。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屬于建筑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房屋建筑規模十分巨大,近幾年每年建成房屋達16億—20億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建筑規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國歷史上,這幾十年是房屋建設高潮期。近年來,我國城市人口數量逐年增長,但是城市建設的進程,城市可用土地面積逐年降低。為了適應這一現象,城市新增商用、住宅建筑中高層建筑占了很大的比重。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特別樓體外側剪力墻尚未澆注時,樓層內施工是較為危險的,工人容易發生高空墜落,影響施工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高層建筑在施工過程中,特別樓體外側剪力墻尚未澆注時,樓層內施工是較為危險的,工人容易發生高空墜落,影響施工安全”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包括若干組由上至下依次設置的防護組件,防護組件包括兩個柱體固定槽,柱體固定槽的橫截面為凹形,兩個柱體固定槽相對的端面平行設置,兩個柱體固定槽的槽體開口的開口方向相反;所述兩個柱體固定槽之間設置有橫向防護桿,柱體固定槽的表面上設置有防護桿端部槽,橫向防護桿的兩端分別設置于其中一個柱體固定槽的防護桿端部槽內;相鄰的兩組兩組防護組件之間設置有縱向支撐桿,縱向支撐桿的兩端與相鄰的兩組防護組件的橫向防護桿固定連接。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兩個柱體固定槽分別卡于相鄰的兩根樓體立柱上,通過橫向防護桿對柱體固定槽進行支撐并將柱體固定槽卡于樓體立柱上。本申請中可以將多組防護組件由上至下依次設置,這樣可以提高防護的高度,增加防護面積。本申請中,橫向防護桿對樓層側部的敞開空間提供橫向的防護,縱向支撐桿對樓層側部的敞開空間提供縱向的防護,橫向防護桿和縱向支撐桿形成縱橫的防護網,增加了對樓層側部敞開空間的防護效果??v向支撐桿還可以在縱向上支撐相鄰的兩組防護組件之間的距離,提高整體的縱向支撐強度。柱體固定槽的橫截面為凹形,柱體固定槽相對平行設置的兩個側面分別卡于建筑立柱平行的兩個側面上,防護組件在受到朝向樓體外部和朝向樓體內部的力時,柱體固定槽均能對橫向防護桿的兩端提供有效的定位支撐。
優化的,上述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所述柱體固定槽內部設置有輔助支撐槽,輔助支撐槽的形狀與柱體固定槽配合設置,輔助支撐槽與柱體固定槽之間設置有若干內部固定板,內部固定板的兩端分別與輔助支撐槽、柱體固定槽固定焊接。
本申請中的柱體固定槽可以采用金屬折彎板來制作,但是金屬折彎板的抗變形能力較低,為了提高防護組件兩端的支撐力,本申請中設置了輔助支撐槽。輔助支撐槽通過內部固定板固定于柱體固定槽內部,這樣輔助支撐槽和柱體固定槽形成了兩層雙層支撐體,能夠承受的變形力增加,提高了防護組件的抗沖擊性。
優化的,上述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所述相鄰的兩個內部固定板成鈍角夾角設置。
相鄰的兩個內部固定板成鈍角夾角設置使得輔助支撐槽和柱體固定槽之間形成了若干個三角形的金屬框架,在物理學中,三角形的穩定性是最高的,這樣就提高了輔助支撐槽和柱體固定槽的整體抗變形力。
優化的,上述高層建筑施工用裝配式防護裝置,所述輔助支撐槽內表面上設置有若干彈性金屬質的彈性擠壓條,彈性擠壓條的橫截面為弧形,彈性擠壓條的弧形開口朝向輔助支撐槽內表面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建集團股份公司,未經青建集團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563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