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寒區隧道的光伏電伴熱防寒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53179.6 | 申請日: | 2018-09-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408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靳寶成;陳霄漢;李國良;符亞鵬;何永旺;嚴文翔;司劍鈞;劉國慶;史先偉;陳海軍;徐沖;曹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38 | 分類號: | E21D11/38;E21F16/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伴熱系統 光伏供電裝置 隧道 寒區隧道 排水系統 凍害 光伏電 防寒 伴熱 電能產生熱量 本實用新型 太陽能轉換 排水體系 熱量交換 隧道洞口 電纜 消耗 防治 運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寒區隧道的光伏電伴熱防寒系統,包括光伏供電裝置和電伴熱系統,光伏供電裝置通過電纜與電伴熱系統相連,電伴熱系統敷設在隧道排水系統內。運營期間,光伏供電裝置由于安裝于隧道洞口的陽光充足區域,能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并輸送到電伴熱系統,電伴熱系統利用電能產生熱量,在隧道排水系統發生凍害的情況下,通過熱量交換,使隧道防排水體系始終保持維持在正溫狀態,在消耗更少電能的情況下達到防治隧道凍害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交通隧道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寒區隧道的光伏電伴熱防寒系統。
背景技術
電伴熱系統是一種輻射型供暖系統,電伴熱絲通電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傳遞給被加熱體,達到系統需要的供暖、保溫效果,通過散熱使隧道防排水體系始終維持在正溫狀態,從而達到隧道防寒的目的。
采用電伴熱系統對隧道進行凍害防治已經成功應用于國內部分寒區隧道,其優勢是加熱效果好、耐久性較好,其缺點是系統耗能較大。隨著我國交通領域的不斷建設,用于隧道防寒的電伴熱系統將消耗更多的電能。因此,研制能夠在保證隧道不發生凍害的情況下,使用可再生電能的電伴熱系統是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寒區隧道的光伏電伴熱防寒系統,在保證位于寒區的隧道不發生凍害的情況下,使用可再生電能。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寒區隧道的光伏電伴熱防寒系統,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伏電伴熱防寒系統包括光伏供電裝置和電伴熱系統,光伏供電裝置通過電纜與電伴熱系統相連,電伴熱系統敷設在隧道排水系統內。
其特征在于:
隧道排水系統包括隧道兩側縱向的排水側溝和隧道中線縱向的中心水溝;
電伴熱系統包括電伴熱絲,電伴熱絲敷設在排水側溝和中心水溝中。
電伴熱系統包含有配電箱,安裝于隧道內兩側的二次襯砌表面;
光伏供電裝置設置于隧道洞口,通過電纜連接到配電箱;
排水側溝和中心水溝中的電伴熱絲通過電纜接入配電箱。
電伴熱絲縱向通過電源接線盒串接。
中心水溝縱向間隔設置有豎向的檢查井。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使用光伏供電裝置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電伴熱系統利用電能產生熱量。在隧道排水系統發生凍害的情況下,通過熱量交換,使隧道防排水體系始終保持維持在正溫狀態,在消耗更少電能的情況下達到防治隧道凍害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伴熱絲放置立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水溝內電伴熱絲放置平面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中心水溝內電伴熱絲放置立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側溝內電伴熱絲放置平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側溝內電伴熱絲放置立面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光伏供電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伴熱絲,2-電源接線盒,3-中心水溝,4-檢查井,5-排水側溝,6-初期支護,7-二次襯砌,8-電纜,9-配電箱,10-光伏供電裝置,11-電伴熱系統,12-隧道排水系統,13-光伏電池組,14-逆變器,15-光伏控制器,16-蓄電池組。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5317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隧道防水結構
- 下一篇:一種掛布臺車車架及掛布臺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