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學影像鏡組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448594.2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522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唐夢娜;呂賽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達佐;王艷春 |
| 地址: | 3154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透鏡 光學影像 鏡組 光軸 物側面 被攝物 成像面 光焦度 物側 像側 申請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光學影像鏡組,該光學影像鏡組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鏡和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光學影像鏡組的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TTL與被攝物至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P滿足0.6<TTL/P×10<1.8。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一種光學影像鏡組,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括至少兩片透鏡的光學影像鏡組。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手機識別技術從最初的數(shù)字密碼、圖案識別技術,逐步轉變?yōu)橹讣y識別、虹膜識別、以及3D面部識別技術。掌紋識別技術是近年提出的一種較新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后續(xù)也極可能應用到手機識別技術上。相應地,對配套使用的光學影像鏡組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需要光學影像鏡組具有小型化、大視角、在一定的成像距離內具有高成像質量等特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zhí)峁┝丝蛇m用于便攜式電子產品的、可至少解決或部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上述至少一個缺點的光學影像鏡組。
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這樣一種光學影像鏡組,該光學影像鏡組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括具有光焦度的第一透鏡和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光學影像鏡組的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TTL與被攝物至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上的距離P可滿足0.6<TTL/P×10<1.8。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透鏡和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中,最靠近光學影像鏡組的成像面的透鏡的物側面可為凸面。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在第一透鏡和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中,最靠近光學影像鏡組的成像面的透鏡的像側面的曲率半徑RLS2與最靠近光學影像鏡組的成像面的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LS1可滿足|RLS2/RLS1|≤2.0。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影像鏡組的總有效焦距f與第一透鏡的有效焦距f1可滿足0.1<|f/f1|<1.3。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影像鏡組的總有效焦距f與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曲率半徑R1可滿足|f/R1|≤2.6。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鏡的像側面的有效半口徑DT12與第一透鏡的物側面的有效半口徑DT11可滿足0.3<DT12/DT11<1.6。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可包括第二透鏡,第二透鏡的物側面可為凸面。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可包括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排列第二透鏡、第三透鏡和第四透鏡,第四透鏡的物側面可為凸面。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影像鏡組的總有效焦距f與光學影像鏡組的入瞳直徑EPD可滿足f/EPD≤3.0。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透鏡和至少一個后續(xù)透鏡分別于光軸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與第一透鏡的物側面至光學影像鏡組的成像面在光軸上的距離TTL可滿足0.2<∑CT/TTL<0.7。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光學影像鏡組的最大半視場角HFOV可滿足33°<HFOV<103°。
本申請采用了至少兩片透鏡透鏡,通過合理分配各透鏡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鏡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鏡之間的軸上間距等,使得上述光學影像鏡組具有小型化、良好的加工工藝性、高成像品質等至少一個有益效果,并且當物距在20mm至80mm的范圍內具有較好的成像性能。
附圖說明
結合附圖,通過以下非限制性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申請實施例1的光學影像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A至圖2D分別示出了實施例1的光學影像鏡組的軸上色差曲線、象散曲線、畸變曲線以及倍率色差曲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4859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