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通孔結構和微流控的dPCR原位芯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44929.3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440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炫燁;關一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34 | 分類號: | C12M1/3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羅泳文 |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流道 微通孔 封閉層 本實用新型 技術試劑 密封覆蓋 通孔結構 原位芯片 不透液 微流控 穿孔 透氣 刮涂 連通 液體分散 有效解決 注入口 排布 樣本 施加 檢驗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基于通孔結構和微流控的dPCR原位芯片,包括:微流道層,微流道層中形成有微流道;微通孔層,微通孔層中形成有多個微通孔,多個微通孔沿微流道的走向排布,且微通孔與微流道連通;第一封閉層,密封覆蓋于微通孔層上,第一封閉層為透氣而不透液的封閉層;以及第二封閉層,密封覆蓋于微流道層上,第二封閉層中形成有與微流道連通的注入口。本實用新型通過微流道和微通孔以及透氣不透液的封閉層的結合,采用施加液壓的方式即可完成dPCR試劑的分散,解決了基于穿孔dPCR技術試劑需要通過刮涂完成液體分散的不便,同時有效解決基于穿孔dPCR技術試劑通過刮涂時樣本的損失,可大大降低檢驗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醫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于通孔結構和微流控的dPCR原位芯片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提出至今已有20年時間,期間PCR已發展成為分子生物學領域的一項關鍵技術和常規技術,極大地推動了生命科學各個領域的發展。特別是90年代后期,美國ABI公司推出的實時熒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qPCR)技術及相關產品更是將PCR由體外合成及定性/半定量檢測技術發展成為一種高靈敏、高特異性和精確定量的基因分析技術。
盡管經過十幾年時間的迅速發展,qPCR技術已經用于除外傷和營養缺乏癥外所有疾病的診斷,但是,在PCR擴增過程中影響其擴增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不能保證在反應過程中擴增效率保持不變和實際樣品與標準樣品以及不同樣品之間的擴增效率是相同的,由此導至其定量分析所依賴的基礎——循環閾值(CT)不是恒定不變的。因此qPCR的定量只是“相對定量”,其準確度和重現性依然不能夠滿足分子生物學定量分析的要求。
20世紀末,Vogelstein等提出數字PCR(digital PCR,dPCR)的概念,通過將一個樣本分成幾十到幾萬份,分配到不同的反應單元,每個單元包含一個或多個拷貝的目標分子(DNA 模板),在每個反應單元中分別對目標分子進行PCR擴增,擴增結束后對各個反應單元的熒光信號進行統計學分析。與qPCR不同的是,數字PCR不依賴于CT值,因此不受擴增效率影響,擴增結束后通過直接計數或泊松分布公式來計算每個反應單元的平均濃度(含量),能夠將誤差控制在5%以內,數字PCR可以不需要對照標準樣品和標準曲線來實現絕對定量分析。
數字PCR(也可稱單分子PCR)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即PCR擴增和熒光信號分析。在PCR 擴增階段,與傳統技術不同,數字PCR一般需要將樣品稀釋到單分子水平,并平均分配到幾十至幾萬個單元中進行反應。不同于qPCR對每個循環進行實時熒光測定的方法,數字PCR 技術是在擴增結束后對每個反應單元的熒光信號進行采集。最后通過直接計數或泊松分布公式計算得到樣品的原始濃度或含量。
由于數字PCR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相較于qPCR,能夠直接數出DNA分子的個數,是對起始樣品的絕對定量,因此特別適用于依靠CT值不能很好分辨的應用領域,例如拷貝數變異、突變檢測、基因相對表達研究(如等位基因不平衡表達)、二代測序結果驗證、miRNA表達分析、單細胞基因表達分析等。
目前市面上的數字PCR技術主要有三種。一種是通過在特定儀器中使用流動的油切斷水相的PCR溶液形成液滴,然后在另外的兩臺儀器中完成PCR和檢測;一種是通過將PCR溶液分布到挖空的硅片上,然后在特定儀器中進行PCR以及另外一臺儀器中進行檢測;最后一種是在一種儀器上將液體通過狹窄的溝道注入腔體形成液滴,并完成PCR,然后在另一臺儀器中完成檢測。由于刮涂的手工性,最后一種方法往往硅片上孔的填充率和重復性都不高,而且樣本丟失嚴重。此外,刮涂限制了整個系統的自動化和小型化。這不但增加了儀器的購置的成本,限制了數字PCR的廣泛使用,而且增加了實驗操作的復雜度。
基于以上所述,提供一種可以利用微流控的自動化方法取代通孔dPCR的手動刮涂,從而提高通孔的填充率和實驗重復性的dPCR原位芯片及制作方法實屬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4492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