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42806.6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716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7 |
| 發明(設計)人: | 丁飛;張利蓉;徐廣明;周榮貴;金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3D14/04 | 分類號: | F23D14/04;F23D14/62;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陳曉寧;張麗萍 |
| 地址: | 123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介質氣體 導流盤 氣體混合室 引射 本實用新型 可燃氣體 內部設置 外部設置 助燃空氣 燃燒 下端 可燃氣體通道 室內混合氣體 頂部設置 輔助爐腔 混合效果 氣體導流 氣體燃燒 燃燒過程 旋流混合 火槍 上端 導流孔 排放量 室內部 錐形體 爐腔 旋流 分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包括可燃氣體通道、氣體混合室、攏燃罩,所述氣體混合室的中心內部設置有點火槍通道,下端內部設置有介質氣體導流盤,下端外部設置有介質氣體通道,上端外部設置有助燃空氣導流盤,氣體混合室的頂部設置旋流混合氣體導流孔和分流錐形體。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介質氣體導流盤上設置的具有傾斜角度的導流孔來產生引射力使介質氣體進入混合室內部產生旋流,增強了介質氣體與可燃氣體的混合效果。此外,可以通過改變介質氣體和可燃氣體的流速、流量從而調節混合室內混合氣體的濃度,助燃空氣導流盤為爐腔內部提供需要的空氣,輔助爐腔內氣體燃燒,從而控制燃燒溫度,降低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排放量。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氣體燃燒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國家環境統計數據顯示,NOx是霧霾和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控制天然氣等可燃氣體燃燒過程中NOx的排放量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研究主要通過后處理方式減少NOx的排放,而沒有在燃燒過程中控制有害物質的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以上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在燃燒過程中通過控制空燃比,將燃燒溫度控制在900~1200℃范圍內,提高燃盡率,從而有效降低有害物質的生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包括可燃氣體通道、氣體混合室和攏燃罩;
所述氣體混合室的中心設置有點火槍通道,氣體混合室的內部設置有介質氣體導流盤,氣體混合室的頂部設置有旋流混合氣體導流孔和分流錐形體,氣體混合室的下端與介質氣體通道相連;
所述介質氣體導流盤上設置有介質氣體導流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進一步包括下列技術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氣體混合室的上端外部設置有助燃空氣導流盤,所述助燃空氣導流盤上設置有助燃空氣導流孔;
所述介質氣體導流盤和助燃空氣導流盤固定在所述氣體混合室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攏燃罩的上端插入爐墻,其尾端設置有風門。
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方式中,所述介質氣體導流孔的個數為6~20個,所述介質氣體導流孔的傾斜角度根據燃燒需要進行調節。
優選的,所述介質氣體導流孔的斷面形狀為橢圓形。
可選的,所述旋流混合氣體導流孔的個數為6~20個,且具有可調節的傾斜角度,根據燃燒需要進行調節。
可選的,所述助燃空氣導流孔的個數為6~20個,且具有可調節的傾斜角度,根據燃燒需要進行調節。
可選的,所述助燃空氣導流孔和旋流混合氣體導流孔的斷面形狀為橢圓形。
由上,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引射、燃燒功能的裝置操作簡單、效果顯著、成本低、適用性強、便于推廣實施,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介質氣體導流盤上設置的具有傾斜角度的導流孔來產生引射力使介質氣體進入混合室內部產生旋流,增強了介質氣體與可燃氣體的混合效果。
2、通過改變介質氣體和可燃氣體的流速、流量,從而實現了混合室內混合氣體濃度的可控性。
3、本實用新型中的助燃空氣導流盤為爐墻內部提供燃燒需要的空氣,提高燃盡率。
本實用新型有利于降低可燃氣體燃燒過程中有害物質的產生、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未經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428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