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微型投影鏡頭及波導近眼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40316.2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892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志強;楊偉樑;趙遠;譚迪;林清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景視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3/00 | 分類號: | G02B13/00;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曲衛濤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型投影鏡頭 波導 近眼顯示裝置 透鏡 成像質量要求 本實用新型 透鏡組 光闌 折射光學元件 成像效果 光闌位置 光學投影 平行光束 輸出光束 透鏡組成 依次設置 三片式 鏡組 入瞳 像源 衍射 成像 反射 應用 | ||
1.一種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鏡組和光闌;
所述透鏡組具有正光焦度,所述透鏡組依次設置有:
第一透鏡,具有正光焦度或負光焦度,
第二透鏡,具有負光焦度,
第三透鏡,具有正光焦度;
所述第一透鏡、所述第二透鏡、所述第三透鏡和所述光闌位于同一中心軸上且所述第三透鏡靠近所述光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鏡包括遠離所述光闌的第一面和靠近所述光闌的第二面,且所述第一面為凸面;
所述第一面的有效孔徑D11與第二面的有效孔徑D12的比值滿足0.8<D11/D12<1.1;
所述第一透鏡的焦距f1與所述透鏡組的總焦距f比值滿足0.5<|f1/f|<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鏡為一體成型單透鏡或膠合透鏡組;
所述第二透鏡包括靠近所述第一透鏡的第三面和靠近所述光闌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為凹面;
所述第三面有效孔徑D21與第四面有效孔徑D22的比值滿足0.9<D21/D22<1.2;
所述第二透鏡的焦距f2與所述透鏡組的總焦距f比值滿足0.2<|f2/f|<1.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透鏡包括靠近所述第二透鏡的第五面和靠近所述光闌的第六面,所述第五面為凸面;
所述第五面有效孔徑D31與第六面的有效孔徑D32的比值滿足0.9<D31/D32<1.2;
所述第三透鏡的焦距f3與所述透鏡組的總焦距f的比值滿足0.3<|f3/f|<0.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闌的直徑為4mm;所述光闌與所述第六面的距離d等效在空氣中滿足0<d<7.5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鏡的厚度TG1、所述第二透鏡的厚度TG2和所述第三透鏡的厚度TG3與所述透鏡組的厚度為TT的比值滿足0.7<(TG1+TG2+TG3)/TT<0.9。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鏡組的最大通光孔徑Dmax<6.6mm,所述透鏡組長度L_lens<6.5mm;
所述透鏡組的總焦距f滿足:8.0<f<8.5;
所述透鏡組的長度L_lens與所述透鏡組的有效焦距f的比值滿足L_lens/f<0.8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反射和/或折射光學元件,所述反射和/或折射光學元件為一個或多個,所述反射和/或折射光學元件設置在所述第三透鏡與所述光闌之間。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鏡組的物方數值孔徑NA滿足0.2<NA<0.3;
所述透鏡組的各視場主光線最大遠心角度CRAmax滿足tan(CRAmax)<0.035。
10.一種波導近眼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源裝置,所述像源靠近第一透鏡的第一面,所述像源的最大長度L_img與透鏡組的焦距f滿足L_img/f<0.45;
上述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微型投影鏡頭;
衍射波導,所述衍射波導設置在光闌遠離透鏡組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景視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經廣景視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403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大光圈廣角鏡頭
- 下一篇:一種車載倒車影像光學成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