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仰坡加固工程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38868.X | 申請日: | 2018-09-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178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剡理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 |
| 代理公司: | 蘭州智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周立新 |
| 地址: | 7300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洞 加固工程 中間立柱 門結構 上弦梁 下弦梁 隧道 框架結構 邊立柱 流轉換 固接 本實用新型 加固結構 上下設置 豎直設置 轉換結構 荷載 上端 傳力 受力 下端 安全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隧道仰坡加固工程結構,包括設置于隧道洞門結構上方仰坡上的框架結構,該框架結構與隧道洞門結構之間設有力流轉換結構;力流轉換結構包括兩個基礎,基礎上豎直設置有邊立柱,兩根邊立柱通過上下設置的上弦梁和下弦梁相連接,上弦梁和下弦梁之間設有多根中間立柱,中間立柱的上端與上弦梁固接,中間立柱的下端與下弦梁固接。該加固工程結構在實現對隧道仰坡加固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隧道仰坡加固結構對隧道洞門產生的額外荷載,確保轉換結構自身在受力條件下的穩定,避免隧道洞門結構安全不受外加工程傳力影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隧道建設工程結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能確保隧道仰坡加固不對隧道洞門產生額外荷載的加固工程,特別涉及一種隧道仰坡加固工程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針對隧道仰坡以豎向位移為主的坡體變形地質病害,常用的工程措施為錨索、微型樁、框架。使錨索、框架與微型樁共同受力,抵抗坡體變形。隨著隧道寬度越來越大,公路雙線隧道寬度可達12m以上,由于錨索框架橫向跨度受限,隧道仰坡采用以上工程措施加固后坡體下錯力流將傳至隧道洞門結構,造成隧道結構應力增大,產生變形、甚至破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隧道仰坡加固工程結構,在實現橫向大跨度跨越的同時,防止隧道結構產生變形和破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隧道仰坡加固工程結構,包括設置于隧道洞門結構上方仰坡上的框架結構,該框架結構與隧道洞門結構之間設有力流轉換結構;所述的力流轉換結構包括兩個基礎,基礎上豎直設置有邊立柱,兩根邊立柱通過上下設置的上弦梁和下弦梁相連接,上弦梁和下弦梁之間設有多根中間立柱,中間立柱的上端與上弦梁固接,中間立柱的下端與下弦梁固接。
本實用新型加固工程結構通過在隧道洞門結構以上位置設置水平大跨轉靜定換超結構,在實現對隧道仰坡加固的同時,可以有效避免隧道仰坡加固結構對隧道洞門產生的額外荷載,確保轉換結構自身在受力條件下的穩定,避免隧道洞門結構安全不受外加工程傳力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的仰坡加固結構的立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加固工程結構的立面圖。
圖中:1.隧道洞門結構,2.橫梁,3.微型樁,4.錨索,5.力流,6.縱梁,7.基礎,8.邊立柱,9.上弦梁,10.下弦梁,11.中間立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現有技術中的仰坡加固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隧道洞門結構1,隧道洞門結構1上方的仰坡上設有多個微型樁3和多根錨索4,錨索4的一端固接于仰坡內,錨索4的另一端伸出仰坡的坡面外,微型樁3的一端位于仰坡內,微型樁3的另一端位于仰坡的坡面上;多個微型樁3通過框架結構相連,該框架結構由多根并排設置的橫梁2和多根并排設置的縱梁6組成,橫梁2和縱梁6的相交處與錨索4伸出仰坡坡面的一端固接,形成錨索結點,微型樁3位于仰坡坡面的一端與縱梁6固接,且微型樁3與縱梁6的結點位于相鄰兩個錨索結點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鐵西北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88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環保型生態重建修復系統
- 下一篇:一種可調節式擋水圍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