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水產養殖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37489.9 | 申請日: | 2018-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0738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慶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泗陽縣慶江水產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麗君 |
| 地址: | 2237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池體 投食 排污泵 水產養殖池 壓力傳感器 電控裝置 主進氣管 出氣管 出氣孔 防漏層 增氧泵 加速氧氣 體內部位 漏食孔 排污管 淺水層 深水層 通氣管 側邊 電連 水中 氣管 氧氣 淤泥 堆積 接通 溶解 垂直 排污 監測 脫離 | ||
一種水產養殖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外側設有連接通向池內主進氣管的增氧泵,所述主進氣管的位于池體內部位垂直連接通氣管,所述通氣管連接靠近池體側邊的環形出氣管,所述環形出氣管上設有若干出氣孔,所述池體外側設有電控裝置,所述池體內側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及排污泵,所述排污泵連接通向池體外側的排污管,所述電控裝置電連增氧泵、壓力傳感器及排污泵;需要投食時,食物放進內側設有防漏層的投食框,所述投食框設有若干漏食孔,所述防漏層從投食框內側脫離。其結構簡單,投食方便,經常排污,池底不會堆積淤泥,監測最深處水的壓力,使氧氣在深水層和淺水層分布均勻,出氣孔加速氧氣溶解于水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產養殖池。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養殖場的規模擴展迅速,養殖場一般使用養殖池進行養殖,在養殖的過程中,池底會不斷的堆積淤泥,影響水質并且是養殖池的有效養殖體積減小,淤泥的推積還會加速養殖池池底的破壞,因此養殖場需要定期對養殖池內的淤泥進行清理,傳統的清理方法是將養殖池內的水排出并將魚種撈出放入其他池內,帶淤泥清理完成后,再對養殖池加水并放入魚種,在這個過程中,魚種難以避免造成損傷,且傳統的養殖池魚種成熟后的打撈也十分不便;現有的養殖池氧氣在水池中分布不均勻,深水層的氧溶量遠遠大于淺水層氧溶量,無法檢測最深處水中的壓力,使得生活在淺水層的水生物吸收氧氣困難,時間一久,水生物就會缺氧死亡,給養殖者帶來經濟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產養殖池,其結構簡單,投食方便,經常排污,池底不會堆積淤泥,監測最深處水的壓力,使氧氣在深水層和淺水層分布均勻,出氣孔加速氧氣溶解于水中。
為了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水產養殖池,包括:池體,所述池體外側設有連接通向池內主進氣管的增氧泵,所述主進氣管的位于池體內部位垂直連接通氣管,所述通氣管連接靠近池體側邊的環形出氣管,所述環形出氣管上設有若干出氣孔,所述池體外側設有電控裝置,所述池體內側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及排污泵,所述排污泵連接通向池體外側的排污管,所述電控裝置電連增氧泵、壓力傳感器及排污泵;需要投食時,食物放進內側設有防漏層的投食框,所述投食框設有若干漏食孔,所述投食框連接繩子一,所述防漏層連接繩子二,所述繩子一及繩子二均固定在池體外側邊緣,抽拉繩子二,所述防漏層從投食框內側脫離。
進一步,所述主進氣管上靠近增氧泵的部位設有氣體流量計及調節閥。
進一步,所述電控裝置上設有顯示屏、報警器及開關。
進一步,所述通氣管及環形出氣管的數量均至少為3個,且池體的中部及底部均設有通氣管及環形出氣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本實用新型設有排污泵,排出池體中的淤泥及雜物,防止水體污染水產品生病,池體底部設有壓力傳感器,其參數反映在電控裝置中的顯示屏上,若池中壓力超過正常養殖范圍,報警器開始報警;增氧泵連接池體中設有的多個環形出氣管,用于調節池體中的氧氣,防止水產品呼吸不暢,投食結構簡單方便,快速便捷、可清洗、可替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投食框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對照表:
1-池體、2-增氧泵、3-電控裝置、4-主進氣管、5-通氣管、6-環形出氣管、7-出氣孔、8-排污泵、9-排污管、10-投食框、11-防漏層、12-繩子一、13-繩子二、14-漏食孔、15-壓力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泗陽縣慶江水產專業合作社,未經泗陽縣慶江水產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748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側溝爬巖鰍野生親魚馴養池
- 下一篇:一種雙循環負壓魚缸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