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蒸籠和烹飪器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36142.2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199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艾穗江;魏立;陳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萬家樂廚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4 | 分類號: | A47J27/04;A47J4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陳治位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籠 食材 底板 側壁 烹飪器具 淘洗 本實用新型 廚用器具 底板連接 冷凝水 板面 蒸制 開口 承載 拓展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蒸籠和烹飪器具,涉及廚用器具領域。該蒸籠用于淘洗食材和蒸制食材,蒸籠包括側壁與底板,側壁與底板連接,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開口,底板為完整板面。以使冷凝水能夠被底板承載而不會下漏,更好地保持食材風味;同時,該蒸籠能夠用于淘洗食材,拓展了蒸籠的功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廚用器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蒸籠和烹飪器具。
背景技術
現有米飯烹飪器具產品的蒸籠只具備放置所蒸食物的功能,一般家庭經常用內鍋淘米。而蒸籠幾乎是電飯煲、電壓力鍋等米飯烹飪器具的必備配件,但其僅在蒸食物的過程產生作用,不蒸食物則無用,功能單一使用率不高,形成資源浪費。同時,蒸籠底部開有透氣孔,將水蒸氣導入蒸食物,但也導致蒸籠內、外表面以及碗碟外表面的冷凝水通過開孔滴落米飯中,導致上層米飯泡白、偏軟爛。
因此,研發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蒸籠和烹飪器具是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蒸籠,該蒸籠能夠用于食材的淘洗,拓展了蒸籠的功能;且能夠避免冷凝水下漏,更好地保持食材風味。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烹飪器具,其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蒸籠,能夠合理分隔器具內空間,在同時烹飪多種食材時保持各區域的。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蒸籠,用于淘洗食材和蒸制食材,所述蒸籠包括側壁與底板,所述側壁與所述底板連接,所述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開口,所述底板為完整板面。以使冷凝水能夠被所述底板承載而不會下漏,更好地保持食材風味。
進一步地,所述側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底板連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開口靠近所述第一端設置。以通過底板與側壁的配合承載待淘洗的食材和淘洗用水,并將淘洗后的水從第一開口排出,使蒸籠能夠用于食材的淘洗。
進一步地,所述側壁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漸收縮,以使蒸汽更好地通過第一開口進入蒸籠內。
進一步地,所述蒸籠還包括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所述第一端連接,所述連接件設置于所述側壁的外側,以便于蒸籠與外部穩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開口的最大寬度小于0.5毫米,以避免食材的漏出。
進一步地,所述側壁呈環形,所述第一開口呈長條狀,所述第一開口沿所述側壁的軸向延伸,以更好地將水通過所述第一開口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蒸籠還包括承載件與隔板,所述承載件與所述側壁連接,所述隔板與所述承載件可拆卸連接,所述隔板上開設有第二通孔。所述承載件與所述底板的距離小于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底板的距離。以通過隔板承載待蒸制食材,并第二通孔將冷凝水導入底板與隔板之間,防止冷凝水浸泡蒸籠里的食材,影響食材風味,同時便于淘洗用水從所述第一開口排出而食材不會漏出。
進一步地,所述側壁上還開設有第三開口,所述第三開口設置于所述隔板與所述底板之間。以便于蒸汽從所述第三開口進入蒸籠,并通過所述第二開口對所述隔板上承載的食材進行加熱,提高蒸汽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烹飪器具,包括鍋體與所述蒸籠,所述蒸籠與所述鍋體可拆卸連接。以在使用鍋體進行烹飪的同時,通過蒸籠對食材進行蒸制,且冷凝水不會漏下。
進一步地,所述鍋體的高度至少為所述蒸籠的高度的兩倍,以保證在加裝所述蒸籠后,所述鍋體內還有充足的空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公開的蒸籠可以通過第一開口引入蒸汽對蒸籠內的食材進行加熱,并通過側壁和底板的配合承載冷凝水,防止冷凝水下漏,從而更好地保持食材的風味。同時,該蒸籠能夠用于食材的淘洗,拓展了蒸籠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萬家樂廚房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萬家樂廚房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61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