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藥物干熏火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34383.3 | 申請日: | 2018-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601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顏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顏娟 |
| 主分類號: | A61M1/08 | 分類號: | A61M1/08;A61H9/00;A61H39/06 |
| 代理公司: | 甘肅省知識產權事務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蘭 |
| 地址: | 730000 甘***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罐 蓋體 儲藥槽 罐體 煙氣 本實用新型 火罐本體 吸附 皮膚 燃燒 負壓作用 罐體密封 活動連接 燃燒藥物 熱力作用 毛孔 艾灸 拔罐 穿設 底端 鼓起 施術 耗盡 張開 殘留 點燃 體內 消耗 吸收 治療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藥物干熏火罐,屬于艾灸拔罐技術領域,火罐包括火罐本體,火罐本體包括罐體和罐體上設置的蓋體,罐體和蓋體活動連接;蓋體內設置干熏結構,干熏結構包括穿設于蓋體上的連桿和連桿底端設置的儲藥槽。本實用新型通過點燃蓋體上儲藥槽內的藥物形成煙氣后將蓋體和罐體密封,火罐吸附于施術部位時儲藥槽內藥物尚未燃燒完畢,因此燃燒藥物能夠進一步消耗火罐內殘留的空氣,使火罐與皮膚吸附更緊密不易脫落,當火罐內的空氣被耗盡時儲藥槽內的燃燒立即結束,從而保證火罐內溫度不會過高且煙氣濃度足以充滿整個火罐;皮膚在負壓作用下向火罐內鼓起,并在熱力作用下毛孔張開時,藥物的煙氣更易被患處吸收達到治療和保健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艾灸拔罐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藥物干熏火罐。
背景技術
火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于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火罐療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成書于西漢時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于“角法”的記載,角法就類似于后世的火罐療法。火罐療法是利用燃燒時消耗罐中部分氧氣,并借火焰的熱力使罐內的氣體膨脹而排除罐內部分空氣,使罐內氣壓低于外面大氣壓(統稱負壓),借以將罐吸著于施術部位的皮膚上。
中藥熏蒸療法又稱為中藥蒸煮療法、中藥汽浴療、藥透療法、熱霧療法等。中藥熏蒸是以熱藥蒸汽為治療因子的化學、物理綜合療法。這種方法最早用于臨床的自先秦就有記載,后世不乏其術。
艾灸,中醫針灸療法中的灸法,是用艾葉為主料制成的艾灸材料產生的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過激發經氣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灸療作用于人體主要表現的是一種綜合作用,是各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共同發揮的整體治療作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物干熏火罐,解決拔火罐時僅對患處或施術部位造成局部瘀血,難以引入藥物協同治療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藥物干熏火罐,包括火罐本體,所述火罐本體包括罐體和罐體上設置的蓋體,罐體和蓋體活動連接;蓋體內設置干熏結構,干熏結構包括穿設于蓋體上的連桿和連桿底端設置的儲藥槽。
所述蓋體內還設有防護罩體,蓋體與防護罩體活動連接,防護罩體呈頂部開口的筒狀,干熏結構設置于防護罩體內,防護罩體的底面為網狀結構。
所述防護罩體的直徑小于蓋體的底面直徑。
所述蓋體的內壁與防護罩體的頂邊之間通過相互配合的螺紋連接。
所述連桿穿設于儲藥槽的底面內,連桿的底端設置具有螺孔的托板與連桿螺紋連接,連桿和儲藥槽的底面相互垂直。
所述儲藥槽的側壁上分別設置若干孔。
所述連桿與蓋體連接處設置密封圈,連桿的頂端設置提手。
所述罐體和蓋體之間通過相互配合的螺紋連接,罐體和蓋體之間設有密封結構。
所述防護罩體的側壁也為網狀結構。
所述防護罩體的底面不低于罐體的1/2處。
本實用新型相較于現有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顏娟,未經顏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438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攜式可加熱彈性罐
- 下一篇:一種腎內科疾病診療用透析管固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