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柔性超聲波換能器陣列、聚焦換能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432215.0 | 申請日: | 2018-09-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4219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2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智彪;趙純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融海超聲醫(yī)學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8/00 | 分類號: | A61B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聯(lián)合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張?zhí)焓?/td> |
| 地址: | 401121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聲波換能器陣列 柔性基板 第一端 上表面 下表面 本實用新型 聚焦換能器 相對設置 超聲波 通孔 指向 超聲波技術 定向發(fā)射 間隔設置 發(fā)射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柔性超聲波換能器陣列、聚焦換能器,屬于超聲波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的柔性超聲波換能器陣列包括柔性基板,其具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通孔;多個振元,其分別固定在所述通孔中,用于定向發(fā)射超聲波,且各振元發(fā)射超聲波的方向朝向柔性基板的同一側(cè);其中,所述柔性基板具有相對設置的上表面、下表面,每個所述振元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第二端,由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與由所述上表面指向下表面的方向相同;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上表面,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下表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超聲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柔性超聲波換能器陣列、聚焦換能器。
背景技術
隨著超聲波技術應用日益廣泛,對超聲波換能器陣列的各種要求也越來越多,例如:在醫(yī)學應用中,很多場合要求超聲波換能器陣列發(fā)射面必須與人體表面形狀相適應,這就要求超聲波換能器陣列必須方便、快速改變形狀,聲場參數(shù)等,基于此,本領域的或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嘗試采用相控陣換能器對其的聲場參數(shù)進行調(diào)整,然而,因相控陣換能器系統(tǒng)復雜、成本很高、制造難度大,性價比嚴重失衡等原因而失敗。也就是說,現(xiàn)有技術中,超聲波換能器陣列的形狀仍是不可隨意發(fā)生改變的,且對于不同的需求只能分別使用多個不同的超聲波換能器陣列。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形狀可變的柔性超聲波換能器陣列、聚焦換能器。
解決本實用新型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柔性超聲波換能器陣列,包括:
柔性基板,其具有多個間隔設置的通孔;
多個振元,其分別固定在所述通孔中,用于定向發(fā)射超聲波,且各振元發(fā)射超聲波的方向朝向柔性基板的同一側(cè);其中,
所述柔性基板具有相對設置的上表面、下表面,每個所述振元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端、第二端,由所述第一端指向第二端的方向與由所述上表面指向下表面的方向相同;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一端凸出于所述上表面,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二端凸出于所述下表面。
優(yōu)選的是,多個所述通孔陣列排布。
優(yōu)選的是,所述上表面設置有多條第一電極線,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一端設置有第一電極,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電極線電連接;
所述下表面設置有多條第二電極線,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二端設置有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線電連接;
所述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用于加載驅(qū)動信號以驅(qū)動振元發(fā)射超聲波。
優(yōu)選的是,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一端與所述上表面之間的區(qū)域還設置有所述第一電極;
每個所述振元的第二端與所述下表面之間的區(qū)域還設置有所述第二電極。
優(yōu)選的是,所述上表面還設置有第一引出線;多條所述第一電極線采用并聯(lián)的方式與所述第一引出線連接;
所述下表面還設置有第二引出線;多條所述第二電極線采用并聯(lián)的方式與所述第二引出線連接。
優(yōu)選的是,所述上表面還設置有多條第一引出線,每條所述第一電極線連接有一條所述第一引出線;
所述下表面還設置有多條第二引出線,每條所述第二電極線連接有一條所述第二引出線。
優(yōu)選的是,每個所述振元與所述上表面相交的位置設置有第一焊盤,所述第一焊盤用于連接所述第一電極與所述第一電極線,并用于將所述振元焊接固定于通孔中;
每個所述振元與所述下表面相交的位置設置有第二焊盤,所述第二焊盤用于連接所述第二電極與所述第二電極線,并用于將所述振元焊接固定于通孔中。
優(yōu)選的是,所述柔性基板由金屬材料與絕緣材料復合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融海超聲醫(yī)學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融海超聲醫(yī)學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2215.0/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