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煤礦用清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32105.4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244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華;陸金才;丁四化;王宏偉;張毅;常李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3/00 | 分類號: | E21F1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27307***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潛水泥漿泵 螺桿 泥漿泵 排泥管 一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 泥漿泵排 排泥系統 電動機 煤礦用 排出口 清倉機 吸泥管 泥漿 泥管 排泥 方向控制系統 動力輸入端 泥漿吸入口 底部鏤空 發生故障 排泥裝置 驅動系統 分支處 輸出軸 閘閥 底座 替代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礦用清倉機,包括排泥系統、方向控制系統和驅動系統,所述排泥系統包括第一電動機、吸泥管、螺桿泥漿泵、排泥管和潛水泥漿泵,所述第一電動機的輸出軸與螺桿泥漿泵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排泥管分支為螺桿泥漿泵排泥管和潛水泥漿泵排泥管,所述螺桿泥漿泵的泥漿吸入口與吸泥管的一端連接,螺桿泥漿泵的泥漿排出口與螺桿泥漿泵排泥管的一端連接,所述潛水泥漿泵的泥漿排出口與潛水泥漿泵排泥管的一端連接,所述排泥管分支處設置有閘閥,所述潛水泥漿泵固定在底部鏤空的底座上。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不影響排泥效率,螺桿泥漿泵與潛水泥漿泵之間可相互替代作業,如若二者任一發生故障,即可用另一排泥裝置繼續排泥作業。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煤礦用機械,特別涉及一種煤礦用清倉機。
背景技術
在煤礦井下,存在大量的地下水,為了便于水的收集儲存,都建有兩個或多個水倉。但由于井下環境太差,水倉往往半年就會有煤泥淤積,需要及時清理。本實用新型參考于專利申請號為201120274925.7的《一種煤礦用清倉機》清理煤礦水倉煤泥,該清倉機有效替代了人工清理,大大減少了勞動強度,縮短了煤泥清理周期。但考慮到該清倉機在作業過程中根據煤泥厚度的變化,需要通過液壓控制系統不斷調整集泥裝置潛入煤泥中的深度,該清倉機的集泥裝置只有一個螺旋集泥裝置,這樣不僅操作繁瑣,影響排泥效率,而且如果集泥裝置或液壓系統出現故障,將直接導致無法作業,影響生產。如何簡便、高效地使用清倉機清理水倉煤泥成為本領域目前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由潛水泥漿泵和螺桿泥漿泵共同組成排泥系統的煤礦用清倉機,當煤泥較厚時,用潛水泥漿泵排泥,當觀測煤泥厚度低于潛水泥漿泵吸入口時,改用螺桿泥漿泵排泥。本實用新型操作簡便,不影響排泥效率,螺桿泥漿泵與潛水泥漿泵之間可相互替代作業,如若二者任一發生故障,即可用另一排泥裝置繼續排泥作業,保證生產進度。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煤礦用清倉機,包括排泥系統,所述排泥系統包括第一電動機、吸泥管、螺桿泥漿泵、排泥管和潛水泥漿泵,所述第一電動機的動力輸出軸與螺桿泥漿泵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排泥管分支為螺桿泥漿泵排泥管和潛水泥漿泵排泥管,所述螺桿泥漿泵的吸入端與吸泥管的一端連接,所述螺桿泥漿泵的排出端與螺桿泥漿泵排泥管的一端連接,所述潛水泥漿泵的排出端與潛水泥漿泵排泥管的一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排泥管的分支處設置有閘閥。
進一步的,所述潛水泥漿泵固定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在清倉機車架前端的絲杠上。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為鏤空結構。
進一步的,還包括方向控制系統,所述方向控制系統包括方向盤、方向機、轉向拉桿、方向連桿、后橋和轉向輪,所述方向盤的轉向軸下端與方向機輸入端連接,所述轉向拉桿一端與方向機輸出端連接,另一端與一轉向輪連接,所述方向連桿兩端分別與兩轉向輪連接,所述后橋的兩端分別與兩轉向輪連接,所述后橋連接在清倉機車架底部。
進一步的,還包括驅動系統,所述驅動系統包括第二電動機、減速機、第一鏈輪、第二鏈輪、鏈條和驅動輪,所述減速機固定在清倉機車架上,所述第二電動機的動力輸出端與減速機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減速機的動力輸出軸與第一鏈輪連接,第二鏈輪設置在前橋上,兩驅動輪連接在前橋的兩端,所述鏈條與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嚙合。
進一步的,所述驅動系統包括鏈條張緊裝置,所述鏈條張緊裝置設置在清倉機車架上,所述鏈條張緊裝置的張緊輪與鏈條接觸。
進一步的,所述排泥管的分支處通過三通管將螺桿泥漿泵排泥管和潛水泥漿泵排泥管連通,所述閘閥設置在三通管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21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杠桿式負壓自動放水器
- 下一篇:適用于緩傾斜極薄礦體的出礦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