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餐廚廢水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30391.0 | 申請日: | 2018-08-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836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吳晴晴;劉燕;劉娟娟;鄒曉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3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吸附除鹽裝置 生物接觸氧化池 餐廚廢水處理 電絮凝氣浮池 碳電極 隔油 預處理 生化處理效果 旋流剪切氣泡 本實用新型 活性炭濾池 出水水質 粗格柵池 達標排放 平行設置 物化手段 細格柵池 裝置設計 組合填料 電凝聚 隔油池 曝氣器 氣浮池 清水池 出水 優選 保證 成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餐廚廢水處理裝置,依次包括粗格柵池、細格柵池、隔油?電絮凝氣浮池、電吸附除鹽裝置、IC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池、活性炭濾池和清水池;其中,所述的隔油?電絮凝氣浮池由重力隔油池和電凝聚氣浮池兩部分組成;所述的電吸附除鹽裝置中設置了正負碳電極,所述的碳電極平行設置;所述的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設置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單元和組合填料。通過優選的預處理+物化手段,保證了后續生化處理效果的穩定性,從而最終保證出水達標排放,且整個裝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技術成熟、出水水質良好,值得推廣采用。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水的處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餐廚廢水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餐廚業日益發達,餐廚垃圾也因此大量產生。這些垃圾大部份與生活垃圾一起被送到填埋場直接填埋,也有一部份被人們用于飼養家畜,甚至被不法分子用于潲水油的提煉。為了合理利用餐廚垃圾、解決資源浪費及健康危害這些問題,相關政策法規已經發布,餐廚垃圾將被集中收集處理。
餐廚垃圾在外觀上呈固液混合態,其主要成分為淀粉、動物脂肪、粗纖維、蛋白質等有機物質、水及少量的無機鹽。餐廚垃圾一般具有以下特點:(1)有機質含量較高,如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糖類和纖維素含量很高,資源化利用的潛力大。(2)鹽離子濃度很高,我國餐廚垃圾中鹽分濃度范圍在2-6g/L之間,如此高濃度的鹽離子會對其厭氧發酵產甲烷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3)油脂含量較高,餐廚垃圾中所含的油脂有動植物脂肪和食用油,主要由長鏈脂肪酸(LCFAS)和甘油三酸酯組成。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下,甘油三酸酯會降解生成LCFAS和甘油。其中LCFAS對厭氧微生物有明顯抑制作用,且大量油脂可能導致污泥被油脂包裹上浮而流出反應器。
由于餐廚垃圾為液固混合體,所以餐廚垃圾進行處理時,首先要把液態的含有油脂的餐廚垃圾廢水與固態的有機固體相分離,然后再分別對液態的餐廚廢水和固態餐廚垃圾進行處理。固態餐廚垃圾的常用處理技術主要包括堆肥、粉碎直排、厭氧消化產甲烷等。液態餐廚廢水由于富含油脂,直接利用常規的生物處理很難達標排放。目前主要的處理方法包括:重力分離法、混凝沉淀法、氣浮法、A/O法等。
基于現有技術的優缺點和廢水處理的必要性,研究餐廚廢水的處理技術,對減少水體污染、保護環境和資源化利用有著重大意義。考慮到含有油脂的餐廚廢水可生化性強,因此,分離廢水中的油脂以及后續生化處理技術,是影響廢水處理效果以及出水是否達標的關鍵。此外,固液分離后的固體垃圾可以厭氧發酵,而液態餐廚廢水中由于含有大量的鹽離子和油脂,若直接進行生物處理,會對微生物造成強烈的抑制作用,因此處理前需要進行除油和脫鹽。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高效的餐廚廢水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餐廚處理裝置,依次包括粗格柵池、細格柵池、隔油-電絮凝氣浮池、電吸附除鹽裝置、IC反應器、生物接觸氧化池、活性炭濾池和清水池;其中,所述的隔油-電絮凝氣浮池由重力隔油池和電凝聚氣浮池兩部分組成;所述的電吸附除鹽裝置中設置了正負碳電極,所述的碳電極平行設置;所述的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設置旋流剪切氣泡曝氣器單元和組合填料。
進一步地,所述的格柵池中設置機械格柵機,自動去除截留殘渣。
進一步地,電凝聚氣浮池的陽極采用鋁板、陰極采用不銹鋼板,交替等間距放置,電凝聚氣浮池上部有機械刮渣機,底部設放空管。
進一步地,IC反應器包括反應器本體,從上到下依次包括氣液分離區、精處理區、污泥膨脹床區和布水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華測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303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