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真菌檢查用載玻片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8649.3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981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化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化鳳 |
| 主分類號: | G01N1/31 | 分類號: | G01N1/31;G01N21/8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3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玻片 本實用新型 黏性 標簽區 透明膜 樣品區 玻膜 標本外溢 方形凸起 真菌檢測 真菌涂片 磨砂層 真菌 染液 制作 觀察 檢查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菌檢測載玻片組件,包其主要由載玻片,蓋玻膜兩部分組成。載玻片包括長方形的標簽區和長方形的樣品區,其特征在于,所述樣品區四周有方形凸起,標簽區為磨砂層;蓋玻膜由黏性透明膜和無黏性的透明膜組成。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載玻片,可以方便制作真菌涂片,制作簡單,成本低廉,防止染液與標本外溢,觀察效果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病原體檢測器材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真菌檢測的載玻片。
背景技術
在病原體檢測中,特別是真菌檢測,涂片染色是一項重要的檢測技術。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據真菌侵犯人體的部位分為4類:淺表真菌病、皮膚真菌病、皮下組織真菌病和系統性真菌病;前兩者合稱為淺部真菌病,后兩者又稱為深部真菌病。其感染危害最大,也是院內感染類型之一,其臨床癥狀體征無特異性,缺乏有效診斷工具,病程進展快,預后差。實驗室病原學檢查為診斷的重要依據,其中標本的涂片鏡檢應用廣泛,該方法雖然在某些真菌感染的診斷中尚難以鑒別是定植還是感染,但其結果作為“微生物學證據”,無疑對于侵襲性真菌病的診斷和治療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但是由于現在實驗室普遍采用手工剪取膠帶黏取菌落的方法,操作不方便,而且膠帶與載玻片大小、寬度比不一,黏貼后造成染液外溢,孢子擴散到外界,影響檢測的準確性,且污染實驗室。存在檢測操作過程復雜,實驗結果誤差大的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載玻片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真菌檢測載玻片,可以快速制作真菌涂片,操作簡單,準確率高,成本低廉。有效的解決染液與標本外溢,檢測準確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菌檢查用載玻片組件,組件包括載玻片1和蓋玻膜2兩部分組成,蓋玻膜2由一個粘附膜5 組成;
進一步,蓋玻膜2由一個粘附膜5和一個隔離層6組成。
進一步,所述蓋玻膜2的粘附膜5為有粘性的透明材料;隔離層 6為無黏性的離型膜。
進一步,載玻片1包括標簽區3和樣品區4。
進一步,所述蓋玻膜2與樣品區4形狀和面積相同,形狀為長方形或正方形。
進一步,所述載玻片1上樣品區4外圍沿著邊長的方向設有1-4 個任一數量的固定結構7,固定結構7為線形凸起結構8。
進一步,所述載玻片1上凸起結構8橫截面的形狀可以是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幾字行、拋物線形中任一一種或兩種以上幾何形狀的組合。
進一步,所述凸起8的高度為0.05--3mm,凸起的長度≤載玻片的長度。
進一步的,所述蓋玻膜2的厚度為0.05--0.2mm。
通過本實用新型的載玻片,可以解決黏取菌落操作時,黏貼后染液外溢,孢子擴散到外界。解決檢測操作過程復雜,染液污染環境,實驗結果誤差大的問題。提高檢測效率和準確性。
霉菌(molds)是形成分枝菌絲的真菌的統稱,意即″發霉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象蘑菇那樣產生大型的子實體。霉菌菌絲較粗大、孢子溶于在空氣中飄散,所以制標本時常用乳酸酚棉藍染色液。
Leagene乳酸酚棉藍染色液特點是,細胞不變形,具有殺菌,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較長時間,是霉菌菌絲、孢子的形態常分類的重要依據。
操作步驟:
1、載玻片編號,于載玻片樣品區中央滴加2~3滴乳酸酚棉藍染色液。
2、將蓋玻膜隔離層揭去,用粘附膜粘取要觀察的典型部分真菌菌落。
3、將沾有菌落的粘附膜覆蓋輕壓到載玻片上,與乳酸棉藍染色液混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化鳳,未經王化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864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制樣系統
- 下一篇:一種用于生物組織脫水機的吊籃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