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大鼠頸動脈插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7521.5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870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2 |
| 發明(設計)人: | 駱一瑛;徐冰;周毅;尹良宏;盧勝明;陳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D1/00 | 分類號: | A61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關暢;王春霞 |
| 地址: | 100012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管 體外導管 插管 皮下 大鼠頸動脈 血管內導管 本實用新型 聚氨酯材質 密封性好 血管插管 血管內壁 依次相連 固定結 貼合性 生理學 采血 大鼠 減小 血壓 出血 開口 損傷 堵住 血管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大鼠頸動脈插管。它包括依次相連通的血管內導管、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所述血管內導管和所述皮下導管之間與所述皮下導管和所述體外導管之間均通過固定結相連。本實用新型大鼠頸動脈插管符合大鼠生理學構造,易于固定,并更易于堵住血管插管處開口,密封性好;血管內導管直徑比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細,減小體外導管內血壓,通過插管采血時易于控制,防止出血過多;聚氨酯材質導管不易損傷血管,與血管內壁貼合性好,不易漏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動物手術器械,特別是關于一種大鼠頸動脈插管,屬于生命科學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頸動脈插管大鼠模型是生命科學、醫學研究和藥物研發領域常用的實驗動物手術模型,其適合多次的給藥、采血等操作,尤其適合藥代動力學和毒代動力學研究。由于人用動脈插管的直徑比較粗,不適用于大鼠頸動脈插管,而且國內還沒有適合大鼠專用的頸動脈插管,廣大研究者只能從國外進口類似產品進行改造或者自己制作簡易插管。使用進口類似產品,不僅需要自己改造,并且會極大增加頸動脈插管大鼠模型制作成本。自制簡易插管性能和品質不穩定,導致動物模型不穩定,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還會影響整個研究進程,并且動物模型經常失敗率不符合動物福利要求和3R原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鼠頸動脈插管,本實用新型大鼠頸動脈插管符合大鼠生理學構造,易于固定,并更易于堵住血管插管處開口,密封性好;血管內導管直徑比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細,減小體外導管內血壓,通過插管采血時易于控制,防止出血過多;聚氨酯材質導管不易損傷血管,與血管內壁貼合性好,不易漏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大鼠頸動脈插管,它包括依次相連通的血管內導管、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血管內導管和所述皮下導管之間與所述皮下導管和所述體外導管之間均通過固定結相連。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血管內導管和所述皮下導管通過圓錐形固定結相連,所述圓錐形固定結的錐端連接所述血管內導管,所述圓錐形固定結的底端連接所述皮下導管一端;
所述皮下導管的另一端通過圓柱固定結與所述體外導管相連。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血管內導管的外徑均小于所述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的外徑。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血管內導管的外徑為0.63~0.65mm,內徑為0.30~0.32mm;優選,外徑為0.64mm,內徑為0.31mm;
所述血管內導管的長度根據大鼠量體定制,按照大鼠的體長定制,成年大鼠一般體長為15~20cm。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的外徑的尺寸相同,內徑的尺寸相同;當所述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尺寸相同時,固定結的作用是便于在皮膚穿孔處固定導管,減少滑動;
所述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的外徑均為1.01~1.03mm,內徑均為0.60~0.62mm;優選,所述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外徑均為1.02mm,內徑均為0.61mm。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圓錐形固定結的底端外徑為1.64~1.66mm,內徑均為0.75~0.77mm;優選,外徑為1.65mm,內徑為0.76mm。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圓柱固定結的外徑為1.64~1.66mm,內徑均為0.75~0.77mm;優選,外徑為1.65mm,內徑為0.76mm。
上述的大鼠頸動脈插管中,所述血管內導管由聚氨酯、醫用級PVC或醫用級PP聚丙烯制成;
所述皮下導管和體外導管由聚氨酯、醫用級PVC或醫用級PP聚丙烯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752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