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減震器外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4921.0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642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世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渝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9/32 | 分類號: | F16F9/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呂小琴 |
| 地址: | 40133***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 減震器外筒 外筒本體 襯套 外筒 安裝支撐 同軸設置 減小 內腔 壓裝 軸向 報廢 加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減震器外筒,包括外筒本體,所述外筒本體的內腔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支撐套的第一安裝孔和用于安裝DU襯套的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同軸設置,且第二安裝孔的內徑小于第一安裝孔的內徑。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DU襯套的壓裝行程,并且減小外筒加工難度,不易造成外筒的報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減震元件領域,設計一種減震器外筒。
背景技術
申請號為201410461148.5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汽車用阻尼可調式減震器。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一種減震器外筒結構,1為外筒,2為叉管組合,DU襯套和支撐套4在同一孔中壓裝,壓裝行程較長,且DU襯套孔與DU襯套的配合精度及要求比較高。裝配時容易報廢外筒,造成成本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減震器外筒,減少壓裝行程,不易造成外筒的報廢,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本實用新型減震器外筒,包括外筒本體,所述外筒本體的內腔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支撐套的第一安裝孔和用于安裝DU襯套的第二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與第二安裝孔同軸設置,且第二安裝孔的內徑小于第一安裝孔的內徑。
進一步,所述第二安裝孔設置在遠離外筒本體壓裝口的一側。
進一步,所述外筒本體內設有第一臺階,所述第一臺階用于DU襯套遠離壓裝口一側端面的定位。
進一步,所述外筒本體內設有第二臺階,所述第二臺階用于支撐套遠離壓裝口一側端面的定位。
進一步,所述第一安裝孔的表面粗糙度數值大于第二安裝孔的粗糙度數值。
進一步,所述第一安裝孔的表面粗糙度范圍為Ra3.2~Ra6.3。
進一步,所述第二安裝孔的表面粗糙度為Ra1.6~Ra3.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減少DU襯套壓裝行程,并且減小外筒加工難度,不易造成外筒的報廢,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現有技術外筒內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外筒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減震器外筒,包括外筒本體1,所述外筒本體1的內腔沿軸向設有用于安裝支撐套的第一安裝孔6和用于安裝DU襯套的第二安裝孔7,所述第一安裝孔6與第二安裝孔7同軸設置,且第二安裝孔7的內徑小于第一安裝孔6的內徑。第一安裝孔6與第二安裝孔7是相鄰設置的,并且第二安裝孔7設置在第一安裝孔6的里端,將第一安裝孔6與第二安裝孔7分開設置,DU襯套在壓裝過程中,不用和支撐套一起壓裝,并且由于兩者內徑不同,減少了DU襯套的壓裝行程。
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孔7設置在遠離外筒本體1壓裝口的一側。圖中外筒本體1左端為壓裝口,第二安裝孔7設置在遠離壓裝口的一側,裝配過程中,先壓裝DU襯套,再壓裝支撐套。
本實施例中,外筒本體1內設有第一臺階5,第一臺階5用于DU襯套遠離壓裝口一側端面的定位。DU襯套遠離壓裝口一側端面即DU襯套的右端,對DU襯套的右端進行定位。
本實施例中,外筒本體1內設有第二臺階8,第二臺階8用于支撐套遠離壓裝口一側端面的定位。即對支撐套的右端面進行定位。在壓裝過程中,將DU襯套壓裝在第二安裝孔7孔時,右端面通過第一臺階5定位,壓裝支撐套后,支撐套的右端面通過第二臺階8定位,這樣支撐套和DU襯套之間互相在軸向不能相互影響,壓裝過程中不易造成外筒報廢,提高了產品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渝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渝安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492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