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泥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4621.2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599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黎;劉旭東;夏正海;陳小進;覃劉平;王偉;唐新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00 | 分類號: | C02F11/00;B02C18/10;B02C18/18;B02C18/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達德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劉杰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推進螺旋 污泥處理裝置 超聲 本實用新型 電化學處理 破碎機構 破碎 剩余污泥減量 超聲波震子 電化學反應 電解電極 反應筒體 高效實現 固體回流 攪拌電機 碳源補充 反硝化 小分子 鉸刀 筒體 污泥 廢水 | ||
1.一種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機構、超聲-電化學處理機構以及固體回流機構;
所述破碎機構包括:攪拌電機、破碎反應筒體以及自上而下設置在其內的第一推進螺旋桿、破碎鉸刀以及第二推進螺旋桿;
所述第一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攪拌電機的轉矩輸出端傳動相連,所述第一推進螺旋桿的第二端與所述破碎鉸刀的轉動桿體的第一端相連,所述轉動桿體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傳動相連;
所述電化學處理機構包括: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以及自上而下設置在其內的第三推進螺旋桿、第四推進螺旋桿、第五推進螺旋桿、電解電極片以及超聲波震子;
所述第三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與所述攪拌電機的轉矩輸出端傳動相連,所述第四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三推進螺旋桿的第二端傳動相連,所述第五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四推進螺旋桿的第二端傳動相連;
所述破碎反應筒體的底端與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的底端連通,形成破碎后的污泥移動結構,所述破碎反應筒體的頂端通過所述回流管與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的頂端相連,形成超生-電化學處理后的污泥回流至破碎反應筒體的移動結構;
所述電解電極片包括成堆的正負兩極,正對設置在所述第五推進螺旋桿的相鄰的連個槳葉上,形成電化學催化小分子化單元;
所述超聲波震子設置在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上,對應所述第四推進螺旋桿區域,形成污泥超聲處理單元;
所述第三推進螺旋桿設置在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上部,形成固液分離單元。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電機的轉矩輸出端分別通過鏈式皮帶傳動機構分別與所述第一推進螺旋桿以及所述第三推進螺旋桿傳動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鏈式皮帶傳動機構包括:第一傳動齒輪、第二傳動齒輪以及相匹配的傳動皮帶;
所述第一傳動齒輪設置在所述第一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設置在所述第三推進螺旋桿的第一端,所述傳動皮帶套接在所述第一傳動齒輪以及所述第二傳動齒輪上,形成同步傳動結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反應筒體的頂端設置有第一上封蓋,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的頂端設置有第二上封蓋。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封蓋上設置有排液口。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反應筒體的底端和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的底端通過U型連通管相連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還包括:操作平臺;
所述破碎反應筒體和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分別固定在所述操作平臺上。
8.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污泥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反應筒體和所述超聲-電化學反應筒體的內壁上設置有破碎槳葉;
所述破碎槳葉的形態與所述第一推進螺旋桿的槳葉的形態相配合,形成平滑的破碎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大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462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一體化脫氮除磷MBR的氣提回流裝置
- 下一篇:一種油泥分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