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移動式秸混肥顆粒肥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3760.3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5373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25 |
| 發明(設計)人: | 歐陽由男;王艷麗;沈阿林;蘇瑤;秦葉波;葉淑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5F17/02 | 分類號: | C05F1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張曉紅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切 攪拌系統 送料系統 儲料倉 造粒系統 輥壓 出料系統 上料系統 生產系統 肥顆粒 移動式 動力控制系統 本實用新型 出料口位置 稱量系統 除塵系統 配合連接 物料輸送 下部開口 循環生產 散熱 風送 廢棄物 搬運 耗時 出口 對準 秸稈 配合 農作物 改良 土壤 | ||
一種移動式秸混肥顆粒肥生產系統,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統、堆壓旋切攪拌系統、出料系統、臨時儲料倉、送料系統、輥壓造粒系統、動力控制系統、稱量系統和散熱除塵系統,上料系統與堆壓旋切攪拌系統的入口配合連接,用于將物料輸送至堆壓旋切攪拌系統內進行后續旋切攪拌,所述出料系統設置在堆壓旋切攪拌系統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將旋切攪拌后的物料風送至臨時儲料倉,臨時儲料倉的下部開口處對準送料系統入口,臨時儲料倉內的物料依次經過送料系統的入口、出口后被輸送至輥壓造粒系統,所述送料系統的出口與輥壓造粒系統入口配合。本實用新型避免了巨量秸稈等廢棄物的長距離搬運耗工耗時的問題,同時實現了農作物循環生產和改良土壤。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作物廢棄物肥料化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移動式秸混顆粒肥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是籽實收獲后纖維成分含量很高的農作物殘留物,包括玉米、稻草、小麥、馬鈴薯等的秸稈等廢棄物。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報道,世界上種植的各種農作物,每年產生的秸稈等廢棄物17億噸,其中被利用的秸稈廢棄物等農林廢棄物不足2%。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秸稈等廢棄物資源非常豐富,每年產量達數億噸。據研究,我國的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年產量約為6億噸,除直接還田和收集損耗約占15.0%外,秸稈等廢棄物可獲得量約為5億噸。這豐富的秸稈等廢棄物資源在我國的利用率卻很低,目前僅為33%,其中大部分未加處理,經技術處理后利用的僅占2.6%。其余大部分秸稈等廢棄物被作為廢棄物焚燒掉或是僅僅當作燃料,不僅造成了自然資源的浪費,而且污染日益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已引起了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其中,農業燒荒現象多年存在,僅僅憑借行政部門的單純“禁燒”,難以解決農業秸稈等廢棄物焚燒問題。要減少乃至杜絕燒荒問題,要注意解決好秸稈等廢棄物的出路問題,即如何提高農業秸稈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率,使其變廢為寶、廢物資源化。目前對稻草秸稈等廢棄物的利用,僅限于還田以及摻入肥料發酵。稻草還田,一方面受到數量限制,另一方面還受時間限制。如果短時間里不能腐爛,就會影響下一季農作物的種植,至于摻入有機肥料發酵,數量更受限制,這些利用都有明顯的局限性,也無法解決大量農作物秸桿等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問題。農作物秸桿的利用如果僅以初始狀態,采用傳統的農家處理技術,是難以進行規模化開發的,而將農作物秸桿納入工業化開發的范圍,農作物秸桿才有可能真正成為一個可造福人類的天然資源。農業秸稈等廢棄物資源化的途徑主要有秸稈等廢棄物還田(綠肥)、能源化(生物質能)、原料化(用于建筑、印刷等行業)、飼料化、基料化等。巨量而分散的秸稈等的就近肥料化,實現農業問題農業內解決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有機肥以及有機無機復混肥對農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及品質形成具有良好的營養和土壤改良效益。傳統農作物秸稈發酵肥料化利用需要經歷如下過程:田間收集→搬運到田頭-運送到路場-上運輸車-下運輸車-堆酵-烘干-裝袋-上運輸車-下運輸車到路場-送到田頭-撒到田間。同時發酵制肥需要較大規模的發酵場/池和發酵車間等硬件。正是由于這一實際的搬運、運輸和加工等耗時耗力的過程,使得傳統發酵肥料化不可能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只能實行于傳統的小農生產。隨著我國農業,尤其是大宗農作物生產的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化經營的發展,使得秸稈等廢棄物的就近就便處理設備和技術,尤其是設備為生產急需。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式秸混顆粒肥生產系統,改變傳統收集秸稈等廢棄物集中發酵制肥的方式方法,采用制肥設備可移動式,通過機械集成實現秸稈等廢棄物就近就便生產秸混顆粒肥。
所述的一種移動式秸混肥顆粒肥生產系統,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料系統、堆壓旋切攪拌系統、出料系統、臨時儲料倉、送料系統、輥壓造粒系統、動力控制系統、稱量系統和散熱除塵系統,上料系統與堆壓旋切攪拌系統的入口配合連接,用于將物料輸送至堆壓旋切攪拌系統內進行后續旋切攪拌,所述出料系統設置在堆壓旋切攪拌系統的出料口位置,用于將旋切攪拌后的物料風送至臨時儲料倉,臨時儲料倉的下部開口處對準送料系統入口,臨時儲料倉內的物料依次經過送料系統的入口、出口后被輸送至輥壓造粒系統,所述送料系統的出口與輥壓造粒系統入口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376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提高沙土肥力的新型微生物肥料結構
- 下一篇:一種跨度大的全自動翻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