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馬蹄內翻足矯形鞋及其監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2796.X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6111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陳順有;陳嵩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順有;陳嵩 |
| 主分類號: | A61B5/103 | 分類號: | A61B5/103;A61H9/00;A61F5/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矯形鞋 膨脹軟管 內翻足 鞋面 馬蹄 監測系統 鞋幫 臨床與基礎研究 本實用新型 按摩擠壓 加速血液 間隔設置 建設項目 氣管連接 氣源裝置 柔性內襯 循環操作 治療效果 紅腫 內置 壓瘡 足部 矯正 氣管 標明 膨脹 驗證 流動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馬蹄內翻足矯形鞋及其監測系統,其中馬蹄內翻足矯形鞋,包括鞋底、鞋幫、左鞋面、右鞋面,鞋幫、左鞋面、右鞋面固定在鞋底上,第一氣管和第二氣管連接至氣源裝置,馬蹄內翻足矯形鞋通過在柔性內襯內置有間隔設置的第一膨脹軟管和第二膨脹軟管。通過第一膨脹軟管和第二膨脹軟管依次膨脹,循環操作,實現對腳的按摩擠壓,從而加速血液流動。經DDH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平臺的建設項目驗證標明,該矯形鞋及其監測系統可以有效防止足部淤血紅腫、壓瘡的現象發生,從而有利于患者長期穿著,從而有利于保證矯正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馬蹄內翻足矯形鞋及其監測系統。
背景技術
馬蹄足內翻是小兒的常見病、多發病,病因迄今不清,馬蹄足內翻即足內翻呈馬蹄狀。主要分為先天畸形和踝部內翻損傷兩種。是一種最常見的先天畸形,出生后即有畸形。病癥有遺傳因素,馬蹄內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即內翻肌(脛前肌及脛后肌)強而短縮,外翻肌(腓骨肌)弱而伸長,跖屈肌(小腿三頭肌)強于足背屈肌(脛前肌)。肌肉的不平衡久之形成骨關節畸形,在畸形的基礎上負重造成畸形更加嚴重。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現有常規的用于馬蹄足內翻的矯形鞋,矯形鞋需要具有良好的穩定性,以保持內置的矯形鞋墊不發生移位和竄動。特別是后跟杯需要夾持跟骨的作用,以使兒童的跟骨保持在中立位,預防和矯正足跟偏斜。由于馬蹄足內翻是較為復雜的小兒疾病,矯正的時間很長,通常需要保持3-6個月,每天24小時配戴才會具有良好的矯正效果。但是這種長期佩戴容易導致足部淤血紅腫,甚至壓瘡,因此如何設計一種舒適的馬蹄內翻足矯正鞋成為本行業技術人員所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馬蹄內翻足矯形鞋監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馬蹄內翻足矯形鞋,包括鞋底、鞋幫、左鞋面、右鞋面,鞋幫、左鞋面、右鞋面固定在鞋底上,鞋底內置有鞋墊,鞋幫、左鞋面、右鞋面均采用PVC材料制成,鞋幫、左鞋面、右鞋面的內側均設置有柔性內襯,鞋幫的兩側通過第一綁帶連接,左鞋面、右鞋面通過第二綁帶、第三綁帶連接,其特征在于:鞋幫上固定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內螺紋,連接座通過螺紋配合連接有連接頭,所述連接頭固定有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分別連接至第一氣管和第二氣管,凹槽的底部固定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柔性內襯內置有間隔設置的第一膨脹軟管和第二膨脹軟管,第一膨脹軟管和第二膨脹軟管的一端均封死,第一膨脹軟管的另一端和第二膨脹軟管的另一端分別連接至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第一接頭和第二接頭分別和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插接配合,第一氣管和第二氣管連接至氣源裝置,所述氣源裝置包括殼體以及內置殼體內的兩個充放氣泵,兩個充放氣泵均連接至用于控制充放氣泵工作的控制器,兩個充放氣泵的第一接口分別連接至第一氣管和第二氣管,兩個充放氣泵的第二接口均連通至外部空氣。
馬蹄內翻足矯形鞋通過在柔性內襯內置有間隔設置的第一膨脹軟管和第二膨脹軟管,通過第一膨脹軟管和第二膨脹軟管依次膨脹,循環操作,實現對腳的按摩擠壓,從而加速血液流動,防止足部淤血紅腫、壓瘡的現象發生,從而有利于患者長期穿著,從而有利于保證矯正治療效果。
氣源裝置的氣泵工作方式如下:
步驟1:其中一個充放氣泵對第一氣管充氣時(即向第一膨脹軟管內進氣,使得第一膨脹軟管膨脹),另一個充放氣泵對第二氣管進行放氣(即向抽出第二膨脹軟管內氣體,使得第二膨脹軟管扁縮);
步驟2:其中一個充放氣泵對第一氣管進行放氣時(即向抽出第一膨脹軟管內氣體,使得第一膨脹軟管扁縮),另一個充放氣泵對第二氣管充氣時(即向第二膨脹軟管內進氣,使得第二膨脹軟管膨脹);
重復操作步驟1、步驟2,且控制步驟1和2的時間2-4秒,充氣和放氣切換操作通過控制充放氣泵的電機切換正轉、反轉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順有;陳嵩,未經陳順有;陳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279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便攜免洗電子肺活量計
- 下一篇:一種運動員身高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