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子器件制造過程中的掩膜層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1116.2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06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武濟;張振中;林盛杰;和巍巍;汪之涵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04 | 分類號: | H01L21/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創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丁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窗口區 覆層 本實用新型 掩膜層 電子器件制造 離子注入過程 離子注入區 工藝水平 基底表面 光刻機 側壁 基底 節約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掩膜層結構,包括基底、覆于基底表面的第一覆層和形成于第一覆層中的第一窗口區,第一窗口區的側壁覆有第二覆層。通過本實用新型形成比第一窗口更窄的第二窗口區,使后續的離子注入過程在更窄的第二窗口區內進行,最終可以實現縮減離子注入區的尺寸,達到了與采用昂貴的高等級光刻機同樣的工藝水平,大幅節約了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器件制造過程,尤其是在該過程中形成的掩膜層的結構。
背景技術
SiC功率器件制造工藝包含零層光刻、離子注入、犧牲氧化層、電介質層、肖特基接觸、歐姆接觸、前層金屬、背面金屬等工藝流程。其中,作為制造工序中最為重要的一道工序,離子注入工序的工藝水平代表了SiC芯片制造水平,直接影響器件的性能。當今SiC量產晶圓以四寸和六寸為主,制造工藝也是圍繞四寸和六寸晶圓來進行的,生產過程中普遍采用的光刻機的光刻水平(最小分辨率)大部分維持在1.5um左右。這就直接決定了SiC器件的離子注入區的設計尺寸必須要在1.5um以上,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SiC器件的設計空間,無法最大程度發揮SiC器件的潛力。
附圖中的圖1-5是現有SiC離子注入傳統工藝基本流程:
圖1:SiC襯底,1為重摻第一類型摻雜層N+sub,2為輕摻雜第一類型摻雜層N-sub;
圖2:通過化學氣相沉積在SiC襯底表面沉積一層厚度為H1(H1=1~3um)的SiO2覆層3;
圖3:通過鋪光刻膠、曝光、顯影、刻蝕工藝將顯開區域厚度為H1的SiO2覆層刻蝕,在SiO2覆層中形成寬度為S、相互間距為L的第一窗口區10,第一窗口區10的縱向深度等于SiO2覆層的厚度;
圖4:通過離子注入工藝,在第一窗口區10注入所需離子;
圖5:通過濕法刻蝕工藝將第一窗口區10去除,再通過沉積碳膜和高溫退火工藝,最終形成寬度為S、間距為L的離子注入區5。
在以上工藝過程中,刻蝕之后在SiO2覆層中形成的第一窗口區的寬度S由刻蝕過程使用的光刻機的最小分辨率決定,這也就限制了離子注入區的尺寸和器件的性能。如果要得到更小的離子注入區尺寸,只能花費數倍乃至數十倍的價格購買更高等級的光刻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實現低成本離子注入方法的掩膜層結構。
為解決該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掩膜層結構,包括基底、覆于基底表面的第一覆層和形成于第一覆層中的第一窗口區,第一窗口區的側壁覆有第二覆層。
通過形成本實用新型掩膜層結構,使得離子注入可以在更窄的窗口內進行,從而以很低成本得到更小尺寸的離子注入區。
在本實用新型掩膜層結構中,覆設于第一窗口區內的側壁的第二覆層體現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但出于便利性和經濟性的考慮,在基底表面的裸露部分和第一覆層表面都覆設第二覆層,會使工藝過程更加經濟高效。所以,作為掩膜層結構的一種具體形式,第二覆層覆蓋基底表面的裸露部分和第一覆層表面。
本實用新型掩膜層結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根據需要選用具體的第一覆層、第二覆層的材料及相應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通過在第一窗口區的側壁覆設第二覆層,形成比第一窗口更窄的第二窗口區,使后續的離子注入過程可以在更窄的第二窗口區內進行,最終實現縮減離子注入區的尺寸,達到了與采用昂貴的高等級光刻機同樣的工藝水平,大幅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一種待操作的基底材料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基本半導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111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半導體加工裝置
- 下一篇:一種用于含半圓柱狀引腳混合集成電路外殼的燒結模具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