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管及空調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0782.4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209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東兵;楊旭峰;王麗;王春連;胡海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F1/12 | 分類號: | F28F1/12;F25B3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 地址: | 51907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管 換熱 管體 翅片 翅片結構 增強結構 空調器 液膜 本實用新型 對流換熱 工作模式 管體頂部 換熱管排 相變換熱 排液 加工 堆積 申請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換熱管及空調器。換熱管包括管體和設置在管體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的相對于管體的中上部形成有第一換熱增強結構,翅片的相對于管體的中下部為未加工的翅片結構。針對在管體頂部換熱劇烈的狀況,設置第一換熱增強結構以增強其換熱。由于在自上而下的結構上對流換熱增強,相變換熱減弱,管體的底部容易產生液膜堆積,翅片的未加工的翅片結構可以增強換熱管排液功能,將液膜及時排走,有助于換熱。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根據換熱管的工作模式,既可以滿足換熱管的換熱需求,又可以滿足換熱管的排液需求。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換熱管及空調器。
背景技術
在空調與制冷行業中,水冷式冷凝器因結構緊湊,適用性寬廣,得到了快速發展。高效、節能以及新冷媒的替代仍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水冷式換熱器大多為臥式殼管式換熱器,殼程內走氟利昂,管程內走水。而在冷凝器中,對其換熱影響比較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殼體中換熱管的性能的優劣。在殼程內部,冷凝管外側的冷媒發生相變進行換熱,冷媒在管外凝結形成液膜覆蓋在換熱管表面,該液膜的存在增大了冷媒側的熱阻,管內通過增加擾動進行換熱。所以熱阻分布主要存在管外,根據弱側強化原則,對管外進行強化顯得尤為重要,應最大限度的降低管外熱阻提高換熱性能。
對于冷凝管管外強化,現行的一般強化通過組合刀具在管外擠壓出沿管子圓周螺旋擴張的金屬翅片的管子,并在翅片上進行二次滾壓,形成凸臺和尖銳的尖角。其主要強化機理,是在于增加了管外的表面積,在利用形成的凸臺和尖銳的尖角和曲率半徑不同,攤薄液膜降低熱阻。而下層翅片螺旋相連,并形成通道。將液態冷媒排走。
但是,由于翅片上凸臺和尖角結構的存在,增加了液膜的滴落和排除的阻力,使得冷凝管表面上凝結的液體冷媒不易被及時排走,進而存在液膜積存加厚,影響傳熱效率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換熱管及空調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換熱管在使用時存在的液體冷媒不易排除的技術問題。
本申請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換熱管,包括管體和設置在管體的外表面上的翅片,翅片的相對于管體的中上部形成有第一換熱增強結構,翅片的相對于管體的中下部為未加工的翅片結構。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翅片的相對于管體的中部形成有第二換熱增強結構,第二換熱增強結構的排液阻力小于第一換熱增強結構的排液阻力。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換熱增強結構包括形成在翅片的第一側面上的第一凸臺尖角結構,和形成在翅片的第二側面上的第二凸臺尖角結構。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二換熱增強結構包括形成在翅片的第一側面上的第三凸臺尖角結構,或者形成在翅片的第二側面上的第三凸臺尖角結構。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凸臺尖角結構和/或第二凸臺尖角結構和/或第三凸臺尖角結構包括:形成在翅片的側面上的凸臺,以及與凸臺相連并相對于翅片的側面凸出的尖角。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尖角的頂面滾花為三角形滾花、梯形滾花、弧形滾花或者五邊形滾花。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換熱增強結構分布在相對于管體的中上部a區域內,a區域為以豎直中心面為中心的0°~150°的區域,未加工的翅片結構分布在相對于管體的中下部c區域內,c區域為以豎直中心面為中心的0°~150°的區域。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換熱增強結構分布在相對于管體的中上部a區域內,a區域為以豎直中心面為中心的0°~150°的區域,第二換熱增強結構分布在相對于管體的中部b區域內,b區域為以水平中心面為中心的0°~120°的左右兩個區域,未加工的翅片結構分布在相對于管體的中下部c區域內,c區域為以豎直中心面為中心的0°~150°的區域,a區域與b區域與c區域的角度之和為360°。
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相鄰的翅片之間形成有通道,翅片上還形成有導流槽,導流槽將相鄰的通道連通,導流槽用于流通冷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07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