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耐高溫潤滑油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09307.7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712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23 |
| 發明(設計)人: | 戴志榮;戴榮芳;平蕓莉;王桂東;韓冬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櫻花化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7/00 | 分類號: | B01F7/00;B01F11/00;B01F15/06;B0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工罐 夾層 電機 耐高溫 轉軸 加工裝置 上端 潤滑油 輸出端 本實用新型 電機橫向 交叉混合 攪拌葉片 內部連接 使用壽命 豎直設置 外部連接 加熱絲 液壓缸 貫穿 內壁 推板 推送 下端 保溫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耐高溫潤滑油加工裝置,包括加工罐,所述加工罐的上端中部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貫穿于加工罐的上端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外部連接有第一攪拌葉片,所述加工罐的下端兩側均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貫穿至加工罐的內部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加工罐的內壁依次設有第二夾層、第一夾層,所述第二夾層的一側連接有加熱絲,本裝置第一電機豎直設置、第二電機橫向設置的方式可使得物料在加工罐內部能交叉混合,液壓缸帶動推板往復運動將加工罐底部的物料向上推送,攪拌的更加均勻,提高了成品質量,第一夾層和第二夾層的設置,使得加工罐耐高溫、保溫,延長了加工罐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潤滑油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耐高溫潤滑油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潤滑油一般由基礎油和添加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潤滑油基礎油主要分礦物基礎油、合成基礎油以及生物基礎油三大類。潤滑油的性質粘稠,攪拌時,需要更多的能耗才能進行。
申請號為CN200810072853.0的改進的廢潤滑油再生加工裝置,其優點是向蒸發器內的廢潤滑油薄膜恒溫供熱,而且供熱面積大,供熱均勻,防止了廢潤滑油裂化。其結構簡單合理,由噴頭噴油的反作用力推動中心轉軸旋轉,取消了電動機,節約了動力,取消了明火直接加熱蒸發器,加熱溫度容易控制,節約能源由普通油泵輸送熱載體,無需耐高溫油泵,經濟實用,性能可靠。
但是上述專利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潤滑油在攪拌時部分會下沉,導致罐體底部的那一部分攪拌不均勻,為此,我們推出一種耐高溫潤滑油加工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耐高溫潤滑油加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耐高溫潤滑油加工裝置,包括加工罐,所述加工罐的上端中部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貫穿于加工罐的上端連接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的外部連接有第一攪拌葉片,所述加工罐的下端兩側均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貫穿至加工罐的內部連接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的上部連接有第二攪拌葉,所述加工罐的下端中部設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貫穿至加工罐中連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兩側所述第二轉軸之間,所述加工罐的上端右側設有進料口,所述加工罐的下端左側設有出料口,所述加工罐的內壁依次設有第二夾層、第一夾層,所述第二夾層的一側連接有加熱絲。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第一轉軸的下端延伸至加工罐的內部中部。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第一電機豎直設置,所述第二電機橫向設置。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第二攪拌葉的數量少于第一攪拌葉的數量。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第二夾層中填充有用于耐高溫的石膏,所述第一夾層中填充有用于保溫的聚氨酯。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所述加工罐的下端設有支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櫻花化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櫻花化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0930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復合肥包膜油攪拌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新型軸流高效節能攪拌器葉片及其工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