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熱壺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06959.5 | 申請日: | 2018-08-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0979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棟;史庭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21 | 分類號: | A47J27/2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思誠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剛;龔敏 |
| 地址: | 312017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熱壺 固定圈 壺身 成型 環狀結構 螺紋連接 密封連接 日用器具 受熱不均 需求選擇 申請 | ||
本申請涉及日用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熱壺,其包括壺身、壺底和固定圈,所述壺底與所述壺身分體成型;所述固定圈為環狀結構,所述固定圈與所述壺身螺紋連接,以固定且密封連接所述壺底與所述壺身。本申請所提供的電熱壺中壺底與壺身分體成型,因而壺底可以根據需求選擇適當的材料制作,以防止在電熱壺的使用過程中,壺底不易因受熱不均出現開裂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日用器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熱壺。
背景技術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電熱器具的種類有很多,如電水壺,電茶爐,養生壺,電燉盅等。以養生壺為例,在其使用過程中,用于對養生壺內食材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通常設置在養生壺的底部,熱量穿過壺底傳遞到壺身內的食材上,完成對食材的加熱工作。但是,在養生壺的使用過程中,由于食材不同,容易出現“糊底”現象,這容易造成壺底受熱不均,尤其是全玻璃材質的養生壺,更容易引起壺底開裂現象,給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嚴重威脅。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熱壺,以解決目前電熱壺的壺底因受熱不均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熱壺,其包括:壺身;
壺底,所述壺底與所述壺身分體成型;
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為環狀結構,所述固定圈與所述壺身螺紋連接,以固定且密封連接所述壺底與所述壺身。
優選地,所述壺身包括相連接的主體部和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相對所述主體部向內收縮,且設置于所述固定圈內側,沿所述壺身的高度方向,所述主體部支撐于所述固定圈。
優選地,所述壺身的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固定圈的內側設置有與所述外螺紋配合的內螺紋。
優選地,所述固定圈包括相連接的側部和底部,所述側部和所述底部均為環狀結構,所述側部位于所述壺身的外側,所述底部支撐于所述壺底的下方。
優選地,本申請所提供的電熱壺還包括柔性密封墊,沿所述固定圈的徑向,所述柔性密封墊設置于所述固定圈內,所述壺身和所述壺底還通過所述柔性密封墊密封連接。
優選地,所述柔性密封墊包括相連接的夾持部和墊底,所述夾持部密封設置于所述壺身與所述壺底之間,所述墊底密封設置于所述壺底與所述底部之間,所述壺底的邊緣密封于所述夾持部和所述墊底形成的凹槽內。
優選地,沿所述壺身的徑向,所述夾持部和所述墊底均設置成貼合所述壺底的表面向內延伸;
沿所述壺身的高度方向,所述夾持部擠壓設置于所述壺身和所述壺底之間。
優選地,所述壺身和所述壺底由不同材料制成。
優選地,所述壺身包括高硼硅玻璃材料,所述壺底包括微晶玻璃或石英玻璃材料。
優選地,所述電熱壺的加熱方式為電磁加熱,所述壺底的外側設置有導磁膜,所述導磁膜與所述固定圈之間設置有隔熱間隙。
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請所提供的電熱壺中,壺身和壺底分體成型,因而,可以選擇如熱膨脹系數較小的材料制作壺底,以防止在電熱壺的使用過程中,壺底因受熱不均而出現開裂的情況;同時,本申請所提供的電熱壺中,壺身與固定圈之間螺紋連接,從而在固定圈的作用下,使得壺身和壺底固定且密封連接,組成能夠正常使用的電熱壺。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熱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電熱壺的剖視圖;
圖3為圖2示出的結構的局部A的放大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未經浙江紹興蘇泊爾生活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0695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