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96200.3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339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鄔凱;楊雪蓮;吳事貴;林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E02D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麗君 | 
| 地址: | 610059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大直徑鋼管 坡面 樁孔 抗滑樁 抗力 樁頂 本實用新型 小直徑鋼管 樁頂聯系梁 大型滑坡 結構整體 抗彎性能 應急搶險 加強筋 單樁 滑面 樁長 字型 預留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包括坡面、滑面以及設置在坡面、滑面上的規格相同的若干個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和若干個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所述坡面位于滑面的上方,所述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之間也預留有間隙,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的規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的頂部通過樁頂聯系梁聯系為一個整體,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內部均設有“十”字型加強筋。克服了小直徑鋼管樁長細比過大,提供抗力極其有限的缺陷,該結構顯著提高了單樁的抗彎性能和結構整體所提供的抗力,特別適用于大型滑坡應急搶險處治工程。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抗滑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
背景技術
鋼管樁作為一種新型支擋結構,近年來在滑坡應急搶險及處治加固中得到廣泛應用。與傳統人工挖孔的矩形抗滑樁相比,鋼管樁具有場地適應性好、樁位布置靈活、對巖土體擾動小、施工速度較快等優勢,且也具有抗滑支擋能力。目前在滑坡搶險及處治中常用的為小直徑鋼管樁(微型鋼管樁),小直徑鋼管樁直徑約140~300mm,壁厚6mm。該支擋結構通過潛孔鉆機成孔后插入鋼管樁,然后在鋼管樁灌入水泥砂漿,導致水泥漿液向鋼管樁周邊的土體滲透、擴散,提高周圍巖土體的整體強度,形成支擋抗滑能力。
但由于小直徑鋼管樁樁徑較小,所提供的抗力極其有限,一般單排樁能提供的抗力約150Kn,難以適應大型滑坡的應急搶險處治。小直徑鋼管樁施工過程中還易出現漏漿、灌漿量過大等現象。因此,為適應大型滑坡應急搶險處治,還需進一步提升鋼管樁的抗滑支擋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旨在應用于大型滑坡應急搶險處治工程,提高鋼管樁支擋防護能力。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包括坡面、滑面以及設置在坡面、滑面上的規格相同的若干個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和若干個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所述坡面位于滑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并排設置,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均通過坡面延伸到滑面,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內底部均設置有鋼筋支架,所述鋼筋支架上分別設有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之間預留有間隙,所述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之間也預留有間隙,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的規格相同,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的頂部通過樁頂聯系梁聯系為一個整體,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內部均設有“十”字型加強筋。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所述樁頂聯系梁為鋼筋籠澆筑混凝土結構,所述樁頂聯系梁的寬度為3.5m,高1.5m,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的頂端和樁頂聯系梁的上表面平齊,所述樁頂聯系梁的上、下表面均水平設置。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所述加強筋位于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內的中部,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中以及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外壁的預留間隙中均填充有C50混凝土層,且預留間隙不小于25cm。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的外徑均為92cm,壁厚為12mm。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一種大直徑鋼管抗滑樁及樁頂聯系結構,相鄰兩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之間的間距和相鄰兩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之間的間距相同,間距均為5m,所述第一大直徑鋼管樁孔和第二大直徑鋼管樁孔垂直方向間距2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未經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962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并聯壓縮式消能裝置
 - 下一篇:一種植生型生態混凝土護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