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離心管束除塵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89987.0 | 申請日: | 2018-08-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201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祝偉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應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潘俊達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除塵裝置 輔助裝置 風葉 管壁 管筒 電機 管束 電源 本實用新型 充分接觸 除塵設備 除塵效果 工作效率 電連接 輸出端 除塵 霧滴 吸附 附著 配合 | ||
本實用新型屬于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心管束除塵裝置,包括管筒(1)、風葉(2)、電機(3)和電源(4),所述風葉(2)容置于所述管筒(1),所述風葉(2)與所述電機(3)的輸出端配合,所述電機(3)與所述電源(4)電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輔助裝置(5),所述輔助裝置(5)容置于所述管筒(1),所述輔助裝置(5)用于增大灰塵的附著面積。該除塵裝置增大了灰塵與管壁的接觸面積,使得灰塵中的細小霧滴、塵顆粒等與管壁充分接觸,便于管壁對灰塵的吸附充分,提高了除塵的工作效率,增強了除塵效果。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除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心管束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環保要求越來越嚴,國家各地對鍋爐尾氣顆料物排放要求超潔凈排放,鍋爐尾氣粉塵治理除塵效率低的設施逐步被淘汰。
現有除塵技術主要有脈沖布袋除塵器、干式靜電除塵器和濕式靜電除塵器,這些除塵器技術已經成熟,在工業生產中應用廣泛。
為滿足環保要求,工作效率更高、除塵效果更好的除塵技術一直備受市場青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離心管束除塵裝置,增大了灰塵與管壁的接觸面積,使得灰塵中的細小霧滴、塵顆粒等與管壁充分接觸,便于管壁對灰塵的吸附充分,提高了除塵的工作效率,增強了除塵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離心管束除塵裝置,包括管筒、風葉、電機和電源,所述風葉容置于所述管筒,所述風葉與所述電機的輸出端配合,所述電機與所述電源電連接,還包括輔助裝置,所述輔助裝置容置于所述管筒,所述輔助裝置用于增大灰塵的附著面積。該除塵裝置增大了灰塵與管壁的接觸面積,使得灰塵中的細小霧滴、塵顆粒等與管壁充分接觸,便于管壁對灰塵的吸附充分,提高了除塵的工作效率,增強了除塵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心管束除塵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輔助裝置為圓筒、圓柱和弧形部中的至少一種。輔助裝置還可以設置成三角板,或其他形狀的板材,根據具體情況靈活地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心管束除塵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輔助裝置的一端通過焊接或鑄造固定于所述管筒的內壁。這種固定方式使得輔助裝置工作穩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心管束除塵裝置的一種改進,所述輔助裝置通過固定結構固定于所述管筒的內壁。固定結構可以是加強筋或連接柱,還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效的結構,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靈活地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離心管束除塵裝置的一種改進,還包括引流裝置,所述引流裝置與所述輔助裝置對接,所述引流裝置用于匯集和輸送來自所述輔助裝置的水。這種設計使得結構更加完整,功能更加完善。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之三;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之四;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管筒;2-風葉;3-電機;4-電源;5-輔助裝置;6-固定結構;7-引流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應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應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8998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袋除塵器的氣源加熱系統
- 下一篇:一種除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