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存折自動發(fā)放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821388111.4 | 申請日: | 2018-08-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376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成;陶軍強;宋立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兆維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F19/00 | 分類號: | G07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輕創(chuàng)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吳東勤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送裝置 存折 存儲箱 自動發(fā)放 輸出口 本實用新型 回收裝置 上端 傳輸裝置 高效實現 內部中空 下端開口 輸入端 下端 連通 存儲 傳輸 回收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存折自動發(fā)放設備,包括機架、存儲箱、第一傳送裝置、第二傳送裝置和回收裝置,所述存儲箱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端的后側,其內水平放置有存折,所述存儲箱內部中空且下端開口,其前側的下端設有用于傳出存折的輸出口,所述第一傳輸裝置設置在所述存儲箱下方的機架上,用于將所述存儲箱中的存儲從所述輸出口傳輸到所述第二傳送裝置上,所述第二傳送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端,且其輸入端與所述輸出口連通,所述回收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傳送裝置的下方,其用于回收長時間未被取走的存折。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能快速高效實現存折自動發(fā)放,節(jié)省人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銀行金融行業(yè)業(yè)務應用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存折自動發(fā)放設備。
背景技術
針對各類銀行、農村合作社等金融企業(yè)發(fā)放存折的現狀依然是人工發(fā)放,目前醫(yī)療、養(yǎng)老、補助等金錢以存折賬號發(fā)放,同時一些老人習慣使用存折存取款,可實時查看存取款金額狀態(tài),因此存折的利用率也很高。
人工發(fā)放存折時,將使業(yè)務人員工作量越來越大,因此針對以上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將存折發(fā)放改為自動發(fā)放,且無需人工干涉,集成在一體式設備中,可24小時自助操作,減小柜員存折業(yè)務工作量,從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而這樣一款設備中將存折從存儲箱中轉移出去,而且將存折快速,高效地按照需求轉移出存儲箱成為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快速、高效地將存折發(fā)放出來的存折發(fā)放設備。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存折自動發(fā)放設備,包括機架、存儲箱、第一傳送裝置、第二傳送裝置和回收裝置;
所述存儲箱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端的后側,其內水平放置有存折,所述存儲箱內部中空且下端開口,其前側的下端設有用于傳出存折的輸出口;
所述第二傳送裝置設置在所述機架上端,且其輸入端與所述輸出口連通;
所述回收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傳送裝置的下方,其用于回收長時間未被取走的存折;
所述第一傳送裝置包括第一電機和多個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均沿左右方向設置,并可轉動的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轉軸之間通過同步帶傳動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外周上均間隔設有至少兩個摩擦輪,所述摩擦輪的上端均向上延伸至所述存儲箱中,并與所述存儲箱內位于最下端的存折下端面相抵,所述第一電機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輸出端與其中一所述第一轉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帶動多個相互連接的所述第一轉軸向所述輸出口方向轉動,進而帶動所述第一轉軸上連接的所述摩擦輪將所述存儲箱中最下端的存折向前傳輸,并從所述輸出口傳輸到所述第二傳送裝置中。
進一步,所述第二傳送裝置包括第二機架、多個第二轉軸、多個第三轉軸和第二電機,所述第二機架設置在所述存儲箱前側,所述第二電機安裝在所述第二機架上,多個所述第二轉軸沿水平方向等間距間隔轉動安裝在所述第二機架上,且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轉軸之間傳動連接,所述第三轉軸的數量與所述第二轉軸的數量相等,并一一對應的設置在對應的所述第二轉軸下方,并可轉動的安裝在所述機架上,所述第三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的外周上均間隔設有至少兩個滾輪,且所述第二轉軸上的滾輪與所述第三轉軸上的滾輪一一對應的設置,所述第二轉軸上的滾輪和所述第三轉軸上的滾輪之間具有供存折穿過的間隙,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與任一所述第二轉軸傳動連接,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帶動多個相互連接的所述第二轉軸正反向轉動,進而帶動存折在所述第二轉軸上的滾輪和所述第三轉軸上的滾輪之間沿前后方向來回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兆維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兆維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8811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